抢抓机遇突出重点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本刊编辑部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突出制度供给和创新驱动,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一季度我市GDP增长8.7%。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提高、压力增大”,呈现出投资稳、财政稳、就业稳、金融稳、房地产市场稳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明显进步。同时,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外贸出口波动剧烈,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负增长;三次产业发展、进出口、产出效益不匹配,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略有升高,部分地区出险企业数量增加;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出现明显分化。分析其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去年同期部分指标较高导致的基数效应,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之间存在剪刀差等。
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但杭州有跨境电商综试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机遇优势,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机遇、用好机遇,努力把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武器。要咬定目标、增强信心,进一步强化服务、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切实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今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压力巨大,全市上下要负重前行、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在六个方面争取新的突破。
一、继续把稳增长放在首位。继续扩大投资,抓住机遇,加快完备项目前期条件,做好行政审批、要素保障和建设进度控制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继续提振消费,尽快完善并出台汽车“限牌”政策,加快商品房去库存化,引导商业综合体和商场调整转型,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继续加快出口,重点抓好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服务大型外贸企业、政策精准发力等工作。
二、加快提升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做好省里“七大产业”与我市“十大产业”对接;聚焦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推进新型建筑产业化,有选择地开展新型建筑产业化试点;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粮食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以及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
三、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全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企业;积极打造创新平台,以梦想小镇为样板,打造更多创客空间、众创空间;采取设立创投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形式来促进发展,积极争取各类基金落户。
四、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清单,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开展有针对性招商;改革招商引资方式,更好地发挥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作用,努力实现市、区(县、市)联动;充分发挥“人才27条”新政作用,进一步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五、积极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环境。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继续推进行政审批、要素资源、投融资、农村等方面改革,加快萧山、余杭、富阳融入主城区步伐;加快各项政策落地,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对企业精准服务,建立健全企业信息数据库,对龙头大企业、成长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实行分类指导、精准服务。
六、加强形势监测和发展谋划。强化监测预测,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前做好政策储备;强化督查考核,促使一季度经济发展暂时落后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抓紧赶上全市平均水平;强化“十三五”谋划,要结合实际,在指标安排、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项目储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