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厉 狠抓落实 奋发有为
夺取杭州“十二五”规划收官的全面胜利
本刊编辑部
2014年是杭州发展不平凡的一年,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取得的实际成效比预想的好。在去年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杭州不仅经济总量突破9200亿元,增速达到8.2%,还在很多方面展示出发展后劲。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为下一步杭州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工作成效还直接关系到“十三五”规划开局,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和艰巨。在发展新常态下,杭州转型升级任务和竞争压力也将持续加大。2月8日上午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之后,市政府当天下午即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对市委全会和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进行部署、落实。为抓早抓紧抓实、转作风攻重点克难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夺取“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今年工作要贯穿“六个必须”:
一、必须走在前列勇争先。一要学习先进明措施。要围绕“改革开放学上海、转型升级学深圳、美丽建设学天津”进行对标,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二要突出重点力赶超。2012年杭州经济总量从全国第8位变成第10位,要全面对标,通过几年努力,重新反超。三要好中求快保目标。今年要完成经济增长目标、保位争先,关键看投资上不上得去、关键看项目推进快不快、关键看能不能招来大项目好项目。各区县(市)、开发区、市直部门要进一步开动脑筋、开足马力。
二、必须抢抓机遇增优势。一要对接国家战略。要把解决国内与国外、走出去与引进来、内资与外资、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问题落实到整个国家战略中去考虑解决。二要抢抓试点先机。紧锣密鼓推进创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三要发挥比较优势。各区县(市)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自身优势,走差异化和错位发展道路,让优势更优,把短板补上,使长板更长。
三、必须改革创新求突破。一要抓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政府自身、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三大领域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要巩固成果,已经在研究或者刚刚出台的要加快推进,还要谋划推进一批新的改革项目。二要抓创新增强内生动力。要抓好产业园区平台整合提升、创新孵化平台搭建和特色小镇建设。三要抓创业汇聚发展潜力。要把“人才27条”真正用好、落实好,使杭州真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乐园。
四、必须以人为本促和谐。一要办好民生十件实事。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要求,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十件实事件件落地,到年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二要发展社会事业重点。要突出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四个方面。三要关注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既关系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又关系民生,要研究推行保障房和拆迁安置的货币化政策。四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上要有新的更大举措,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污染企业、淘汰黄标车的工作力度。
五、必须整体协同强统筹。一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统筹。要在规划、招商、产业三个层面加强统筹。要做好大江东、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的规划衔接,推进融合互动。招商上全市10个产业招商小组要跟区县(市)加强协同。产业层面要在产业梯度、产业互补和拉长产业链条以及产业智慧化、高端化上做文章。二要加强分层分类指导,精准发力。根据13个区县(市)的地域特色和发展优势,针对性地设置考核目标,分类下达经济指标考核任务。
六、必须强化责任抓落实。一要领导带头抓落实。各级领导要按照市委重点任务分解和政府工作任务分解,逐一明确责任、确定时间,率先抓好落实。二要深化督查抓落实。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流程督查,把督查工作全面贯彻到推进工作中去。三要改进方式抓落实。对一些重点工作、重点事项,要更多采取现场会的方式,提高效率。四要借助外力抓落实。要充分利用人大、政协和“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观察员、市民代表、媒体等力量,督促推动政府工作。五要强化考核抓落实。有关部门要及时跟进,加强对接联动和综合考核,使考评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得以运用。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全市上下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不负重托、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夺取杭州“十二五”规划全面胜利,为“十三五”更好质量、更高水平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