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三季度 冲刺四季度 确保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全年红
时间: 2014- 09- 29 10: 07 来源: 浏览次数:

决战三季度 冲刺四季度
确保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全年红

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和7月在河南考察以及在和党外人士座谈时都提到了“新常态”。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省委、省政府对适应新常态也提出了明确要求,8月份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对各地经济发展实行目标考核,要求杭州为全省多作贡献。在新常态下保持杭州经济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工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决定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文件,都是为了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发展工业经济。
  今年以来,杭州工业经济总体态势稳中有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也还存在有效投资增长乏力,中小企业、传统产业发展压力加大,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等问题。9月18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工业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认真学习最近一段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和会议精神,在杭州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振工业经济发展信心和企业家信心,部署近期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增强信心,奋力拼搏,决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确保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全年红。
  为此,要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
  一要突出信息经济、智慧经济这个“一号工程”。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七大经济,其中的信息经济,杭州起步最早、发力最早。我们要坚持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激励创新,淘汰落后;围绕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物联网产业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六大中心”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快发展;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发展和智慧成果应用工作。
  二要突出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一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三是深化“四换三名”。加快在规模以上企业中推进“机器换人”的力度;通过“腾笼换鸟”,加强要素市场化配置,盘活存量资源,提高亩产效益。加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三名工程”,推动工信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三要突出抓好利于工业增长的“三个重点”。一是扩大工业有效投资。抓项目推进,重点抓亿元以上大项目和“机器换人”项目;抓平台建设,加强整合提升,更好地发挥工业增长的主平台作用;抓招商引资,着力招引国际国内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落实。二是狠抓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三是化解企业“两链”风险。通过政银企合作,发挥政府转贷资金和担保资金作用,切实防范企业担保链和资金链风险。
  四要突出经济政策的积极效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文件,明确了扶持政策,体现经济新常态下的精准发力。要加强政策整合和兑现,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氛围。
  五要突出抓好工业经济职责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工作,坚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联动抓。坚守目标,落实责任,制定政策,加强考核,奖惩到位,大力推进工业发展。
  面对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市工业经济在高起点上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