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合力兴业
高起点打造杭州经济升级版
5月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发展实体经济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全会和市“两会”精神,继续深化实施“实业兴市”战略,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转型。会上,张鸿铭市长指出,这些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深化实施“实业兴市”“创新强市”“开放带动”三大战略不动摇,积极落实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等各项行动计划,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坚持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坚持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双管齐下,城市开放度进一步扩大;坚持软环境与硬环境同步打造,民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杭州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杭州实体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产业竞争力有待增强,投资结构亟须优化,实体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7月在武汉考察工作时就强调:国家要强大必须靠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就是抓稳增长、抓调结构、抓治环境、抓惠民生、抓促改革。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提振信心,主动出击,积极抢抓改革、开放、四化同步三大机遇,努力发挥好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创新型经济三大优势,高起点打造杭州经济“升级版”。为此,张鸿铭市长指出,我们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扩大内需。要着重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确保在城市综合体等投资上完成投资2231亿元。要多渠道扩大消费。继续夯实传统消费市场,加快培育消费新热点,进一步完善消费发展规划。发展社区便民网点,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二、全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重点聚焦智慧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智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服务应用,加快“智慧杭州”建设。要加快打造一批“千亿级”重点产业。要着眼长远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消费、健康养老、高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要大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要以抓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抓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转型发展。
三、全力发展民营经济。要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中心镇、小城市建设等项目建设,进入文教卫、养老健康等社会领域。要大力扶持龙头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要努力培育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发展后备梯队建设。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深化杭州国资和国企改革,鼓励国企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努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做久。
四、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要争创“网上自贸区”,加快推进“网上自贸区”的相关工作。进一步鼓励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和一批品牌电商企业。要统筹整合招商资源,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招商格局。要提升“走出去”水平,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要拓展杭州都市经济圈,坚持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推动市区产业向县(市)梯度转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民持续增收。
五、全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作。要围绕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重点打造创新平台。要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进一步助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要培养创新人才团队,加强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要做好融合文章,重点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相融合,重点支持科技、文化、金融与产业的对接融合。
六、全力优化发展环境。要优化政策环境,深化落实已出台的政策和举措。集中财政资金,聚焦重大产业化创新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要优化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主体经济财产的平等保护,努力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同等获得法律保障的法制环境。要优化生态环境,坚持从源头抓起确保生态安全,建立严格的项目准入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推广清洁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