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成功举办
4月28日至5月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成功举办。本届动漫节以“国际动漫•美丽杭州”为主题,设立了白马湖主会场和10个分会场,围绕会展、论坛、商务、赛事、活动五大板块组织实施了53项活动,共吸引了7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602家中外企业、机构参展参会;138.3万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其中主会场43.6万人次;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285个,涉及金额112.4亿元,现场实际成交和消费涉及金额26.38亿元,总计138.78亿元;112家境内外主流媒体475名记者抵杭报道,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动漫节盛况,百度搜索“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相关内容达到793万条。此次动漫节,无论是办展规模、参加人数,还是交易金额、节展效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创造了多项历史之最,国际化、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大大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美誉度。
我市开展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三年扶持计划
为鼓励市属高校加快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2013到2015年,我市开展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三年扶持计划。目前,市属高校已引进“西湖学者”5名、“西湖鲁班”1名,确定20人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人为中青年教学名师培养人选,杭州师范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创新团队等5个团队为优秀创新团队。
2014年杭州市科技活动周举办
5月17日,以“科学生活、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4年杭州市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中国湿地博物馆举行。副市长张耕宣布科技活动周开幕,市政协副主席叶鉴铭出席。本次科技活动周持续到5月24日。
本届杭州市科技活动周紧密结合杭州学习型、创新型、生态型城市建设目标,突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改善环境、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惠及民生等内容,由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市)和社会科普单位等结合自身特点与活动主题,组织开展青工“五小”创新创效、“健康蔬菜、幸福生活”、“五水共治”、“我的自然之旅”等150多项集知识性、实用性、普及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技展示、宣传、互动、体验活动,让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充分感受到科技创新给社会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杭州市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工作启动
为集中力量建设以行政审批“一张网”为重点的杭州市网上政务大厅,近日,市政府制定《杭州市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市将着力建设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市县联动的综合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市行政审批等服务管理事项“一站式”网上办理与“全流程”效能监督,逐步形成品牌一体化、服务规范化、体验便捷化、建设集约化、资源共享化的覆盖全市的网上“政务超市”。市网上政务大厅作为浙江省网上政务大厅杭州分厅,与浙江省网上政务大厅采用统一界面、统一导航、双向链接,开设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等主要功能。通过门户网站、移动APP、数字电视、微信公共账号等渠道,以一证通行、一站申办、一网查询的方式,面向公众和企业提供以行政审批为重点的各类政务服务。本项目建设范围覆盖杭州市及区、县(市)政府部门。
我市深化“错峰限行”20策全力推进交通治堵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配合“双限”政策,加大公共交通配套力度,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鼓励市民绿色方式出行,日前,市治堵办出台《2014年杭州市治堵深化“错峰限行”20策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三大内容、20项具体措施。一是调控需求,减少中心区交通量。实施停车收费改革,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停车“退路入库”,提升干路通行效率。二是创造条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综合实施公交分担率提升工程,年度提高3个百分点;加大公交运力投放力度,加密20条拥挤线路班次;开通10条高峰期地铁换乘线路,开辟10条地铁接驳支线;优化中心区公交干线网络,提高干线直达性;增建40公里(双向)公交专用车道,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实施公交“换乘减免”措施,进一步提高公交吸引力;新增出租车1000辆,缓解“打的难”;加强公共自行车服务,全面改变“借车难、还车难”局面;实施外围“停车换乘地铁”优惠措施,减少中心区道路交通压力。三是加强管理,提升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实施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试点推行小汽车拼车;科学实施重大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与管理,将施工期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优化地铁施工工艺,加强施工区域道路交通管养;建立健全事故快处机制,提升微小事故处理效率;实施路口300米严管,建立交通秩序管理长效机制;加大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干路通行效率;增强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建设;优化完善交通信号设施,规范人行斑马线设置;继续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营造文明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