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杭州市综合考评结果揭晓
4月8日,2013年度杭州市市直单位综合考评“榜单”揭晓: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以93.500分的成绩,连续第四年成为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状元”,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则以94.432分的成绩,再次在区、县(市)中夺冠。
杭州的综合考评体系分为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和区、县(市)综合考评。参与2013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的有114家单位,其中包括71家参评单位,平均分为90.40分,最低分为87.65分,均在达标线84分以上;43家非参评单位的得分也都在达标线90分以上。
12个区、县(市)综合考评得分均在85分以上,没有发生“一票否决”的情况,考评结果为优良等次。备受关注的淳安县,在去年被作为“美丽杭州”实验区单列考核,经过模拟运行,考评结果也确定为优良等次。
我市荣获“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近日,国家工信部正式授予杭州“中国软件名城”称号,杭州由此成为国内第八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3年,我市软件业务收入1650亿元,增长33.7%,约占全国总量的5.3%;实现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48.7%,利润总额约占全国的10%;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超过100家;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我市软件业务总量位居第3位。我市已形成鲜明特征的“杭州软件”品牌,如淘宝天猫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收入突破万亿;恒生电子入选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前十强;海康威视跃居全球视频监控第一;中国云计算应用联盟成立并落户杭州。
杭州都市经济圈被列为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试点
近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将杭州都市经济圈(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列为国家发改委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并原则同意《浙江省杭州市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改革试点的设立与《方案》实施,有利于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机制、产城融合体制建立以及资源节约集约机制健全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加强与国家、省发改委的沟通交流,研究部署试点工作,重点协调解决有关规划编制、改革实施、项目安排方面的衔接难题,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扎实推进涉及我市各项改革试点工作。
我市启动历史建筑价值评估试点工作
日前,我市启动历史建筑价值评估试点工作。该试点工作已基本建立一套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影响历史建筑价值高低的5类主因素、18类子因素进行权重赋值,综合评估历史建筑价值的高低。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对萱寿里建筑群、保大参号旧址、杭州肉联厂职工宿舍建筑群等20处历史建筑价值评估的试点“打分”,样本类型全面,包括住宅、公共服务建筑、工业建筑、构筑物等多种类型。
杭州市充分就业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市围绕就业促进专项行动目标,以实施创业带动、培训促进、供需对接、帮扶援助和政策保障“五大工程”为抓手,创新举措,深化创建,打造品牌,推动全市充分就业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创建质量显著提升。全市15个区、县(市)和76个街道及列入创建范围的948个社区、2073个行政村全部达到了充分就业标准,达标率分别为100%;同时评选出了充分就业示范(先进)社区100家、充分就业示范(先进)村96家,充分就业创建质量进一步提升。二是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3.19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1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6.47万人,接收高校毕业生6.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5%,实现了城镇就业更加充分、大学生就业难有效缓解、城乡统筹就业稳步推进,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三是创业活力不断提高。全市新创办个体工商户59044户,新创办私营企业37735户,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为1:3.2。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381家,带动就业5789人,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13.48%和15.20%,创业活力与创业效率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了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