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01/2014-2596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政办函〔2014〕39号 成文日期: 2014-03-07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有效性: 有效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绿化委员会城区分会关于2014年杭州市城区绿化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绿化委员会城区分会拟订的《2014年杭州市城区绿化工作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3月7日

2014年杭州市城区绿化工作意见
(市绿化委员会城区分会   2014年2月24日)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加快“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建设,现就2014年城区绿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围绕“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和“美丽杭州”三年行动计划,市区新增绿地3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4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建设不少于25处,建成美化家园工程不少于20个;加大绿化养护管理力度,确保绿化完好率不低于98%,抄告问题整改率不低于95%;深化绿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强绿化市场管理,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发挥城区义务植树护绿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创新工作方法,不断丰富、拓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把全市人民“盼生态”、“要生态”的愿望转化为共建共享的实际行动。
  二、主要任务
  (一)扎实推进园林绿化建设。
  1.积极扩大城市绿量。编制《杭州市绿地系统近期建设规划》,加快《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24个市级公园、61个区级公园建设。按照《杭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实施和完善17条城市级绿道,构建覆盖城区、串联成网的自然生态景观长廊。继续结合“四边三化”和“三江两岸”行动,加强对城乡结合部腾退地、废弃地生态改造,强化城乡一体化生态景观建设;结合“三改一拆”工作,千方百计地增加老城区街头绿地和居民区小游园,实现从大环境的广度绿化向精雕细琢的深度绿化转型;重点抓好半山森林公园北延游步道(二期)、通益路道侧绿化等重点园林绿化工程,确保完成300万平方米的扩绿目标。
  2.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开展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工作,制定地方标准,将土壤质量监管固化纳入园林绿化工程质安监的重点工作,夯实新建绿地建设质量的根基。
  3.加快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园林绿化在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尽量选择吸附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的适生植物和乡土树种,营建近自然植物群落,减少不合理的硬质铺装和过度装饰。加快落实枯枝落叶等绿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绿荫停车场建设、绿地雨水收集系统等园林绿化节约型技术措施。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公共政策助推作用,在城市多元增绿上更有作为。
  (二)切实巩固美化家园建设成果。
  1.继续实施“美化家园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养护管理和日常检查,确保建成一处,保留一处,美化一处。继续落实好“多种树、多种类、多层次、多色彩”和“好种、好活、好管、好看”的工作要求,重点向背街小巷、无物业管理小区等绿化比较薄弱的地区延伸,让绿化美化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民心工程”,让市民能够推窗望绿、开门见花,提高生活品质。
  2.增强“美化家园工程”效果。按照单位绿地生态效益最大、景观质量最优的要求,对植物配置不合理、群落不稳定、种植密度过高的城市绿地进行改造和调整。推广自然花境和容器苗在城市美化彩化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成效。“美化家园工程”应根据绿地环境进行植物配置,公园景点以提高观赏性和游憩功能为主;道路绿化要加强遮荫和彩色树种的应用,凸显季相变化;河道美化彩化要因地制宜,突出色彩和野趣;居住区绿化美化宜选用花期长、易养护的植物品种,增强景观的可持续性。
  3.促进城市彩化水平整体提高。加大城市主要出入口的绿化提升改造力度,丰富植物层次、品种和色彩,使之成为城市空间转换的生态标志。完善高架绿化,巩固提高“四季花开”的景观效果。做好城市绿化景观环境布置工作,贯彻节俭的要求,继续组织开展“五一”自然花境布置、国庆立体花坛和其他季节性花展活动。
  (三)继续加强绿化养护管理。
  1.完善园林绿化管理规范。制定《杭州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核查办法》、《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移交办法》、《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率指标规定》、《城市垂直绿化种植及养护技术标准》等文件,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2.明确绿地养护管理重点。转变绿化养护全面监管的方式,把监管重点转移到薄弱区域和重点环节上。强化各城区属地管理的主体作用,开展绿化养护巡查人员市场化试点,扩充“最佳、最差”绿地比选专家库,开展行道树、高架绿化、古树名木、防灾抗灾、病虫害防治等专项等检查,进一步提高精细化养护质量水平。
  3.落实无物业社区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继续落实无物业社区绿化养护补助资金,无物业社区绿化养护参照公共绿地管理模式,走市场化道路,由绿化养护企业专业养护,切实提高无物业社区的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4.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调查研究,落实改善古树名木保护涉及的基础设施、标牌标识、土壤营养、防雷等技术措施,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规范化水平。通过实施技术保护和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强化古树名木以及后续资源的保护力度。
  5.提高城区绿化抗灾应急能力。增强危机管理意识,完善绿化抗灾应急预案,在绿化招标中明确绿化抗灾应急的工作和资金保障要求,建立绿化防灾抗灾物资储备中心和应急队伍,不断探索新办法、新举措,提前防范应对干旱、台风、雪灾等自然灾害,提高城区绿化抗灾能力。
  (四)大力发展园林绿化科技创新。
  1.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环保型防治技术。加强有害生物监测点建设,做到有害生物的实时动态监管。大力推广高效、低毒、易操作、安全的环保型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推广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对引进的新优品种进行适应性的监测、分析,做好新优品种的引种推广。
  2.提高园林绿化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开展园林机械普查工作,引进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装备,重点增添绿化应急抢险、高空修剪、喷药注射、灌溉以及切枝修剪等机械装备,提高绿化养护队伍的作业能力。运用遥感和测绘手段实施绿地普查工作,并进入实质性调查,提高城市绿地信息处理和分析水平以及城市绿地监测、评估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成果在绿化决策的应用。
  3.开展园林绿化专业培训和交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国内外园林绿化同行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交流,通过组织观摩、学习,拓宽视野,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着力提高一线施工、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积极选送作品参加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全国梅花展、香港花展等花事活动,扩大“杭州园林”的影响力。
  (五)着力培育良性竞争的绿化市场。
  修订《杭州市城区绿化养护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推广绿化养护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完善招标文件范本和评标办法,从制度上严堵市场不规范行为的漏洞。扩大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应用,逐步延伸到三级企业投标项目。根据《杭州市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绿化企业信用评价的动态管理系统,并将信用评价结果在项目招标中应用。
  (六)不断深化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充分发挥城区义务植树护绿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 按照有关“直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和“间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的劳动量计算规定,坚持集中开展与分散实施同步、植绿和护绿并重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绿地认建认养和绿化宣传活动。通过设计新载体和扩大宣传的方式,努力扭转“义务植树”就是“种树”的传统观念,不断强化新形势下“护绿”的意义,发挥护绿使者志愿服务总队的作用,鼓励市民家家养花,户户绽绿,人人护绿,弘扬全社会爱绿护绿的文明新风尚。

  附件:2014年杭州市城区绿化建设计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