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01/2014-20645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4-03-31 | |
发布单位: | 市政府办公厅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综合2013年度全市各公开义务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基础上编写了本报告。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费及减免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6大部分,其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从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hangzhou.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联系(地址:环城北路318号,邮编:310026,电话:85252567,电子邮箱:xxgk@sfb.hz.gov.cn)。
一、概述
2013年,我市各级行政机关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为导向,强化法治理念,完善体制机制,规范公开程序,持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一)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201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市、区各公开义务人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如《杭州市教育局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制度》、《杭州市上城区信息公开前进行审查的规定》、《杭州市上城区关于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规定》、《杭州市拱墅区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杭州市拱墅区政府信息公开评议制度》、《西湖区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2013年度西湖区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考核评估实施方案》、《杭州市余杭区预算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余杭网上信息公开季度通报制等。随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市政府信息公开体制不断健全完善,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继续深入、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全市各公开义务人在设立“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手段,特别是在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人民重点关注的领域,主动公开力度持续加大,公开范围不断延伸。如萧山区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开设萧山阳光工程网,重点对区镇街财政收支及各类专项资金等信息进行公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新开《食品安全让我们一起行动》、《诚信药店》评选专栏;市卫生局开辟“阳光工程卫生专栏”,重点公开阳光医疗、阳光采购、阳光审批、阳光招聘信息;市人力社保局建立了阳光工程四大动态专栏,实时公布社保基金管理、医保两定单位准入退出和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等事项;市工商局借助红盾网、微博及时发布消费提醒、消费维权、执法监管等信息。“中国杭州”门户网站作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继续实施一整套政府信息加载、更新、监督制度,科学梳理各类政府信息,不断丰富公开内容,并及时予以更新,较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三)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程序
我市各公开义务人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各项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程序,及时、准确发布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严格遵守保密审查程序,积极稳妥处理依申请公开事项,依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行政应诉工作。我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特点和趋势,为各公开义务人提供业务指导、案例分析,并牵头进行了综合事项的协调。
(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培训
切实加强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年度报告、统计制度、政府网站等内容为培训重点,邀请法学专家和复议机关讲解政府信息公开的诉讼案例和受理流程,并安排全市受理依申请量较大的市级部门和区政府作了会议交流,探讨共性问题,交流工作经验。通过培训,逐步规范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应对方式和处理流程,推动各公开义务人转变固有观念,应用法治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有效提升了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整体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数量
2013年,我市本年度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2.5万条,其中,市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2万条,区、县(市)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3万条。
(二)主动公开范围
2013年,各公开义务人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政府机构和人事、重大决策草案等5大方面内容。
1.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
及时公开市政府规章和各级政府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公开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包括“杭改十条”、《杭州市治污水暨“清水治污”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等;结合“阳光规划”,公开各类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信息;公开征地拆迁、土地登记、土地出让成交、建设用地审批等信息。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公开保障性住房包括建设、申请、分配等全过程信息;公开中小学招生录取、教师职称评优和招聘等情况;公开医疗重点监测指标和医疗用药情况;公开食品药品监管、评价、预警、查处等信息;公开空气质量、水质环境和排污监管信息;公开安全生产事故预警信息、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办法;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定价商品、服务价格,公开收费文件依据、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标准、违法行为等情况;公开征地拆迁的调查登记、征收补偿方案、安置房源、评估结果、补偿结果等信息。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加快推进全市各级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市本级部门预算实现全部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开,公开部门增加到70家。根据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要求,继续做好项目审批信息、建设市场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公开。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信息公开,建立健全“阳光评审”制度,继续推行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网上申报公示,深入推进财政审计结果公告。
4.政府机构和人事
主动公开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信息。在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方面,公开了杭州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招录简章,公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条件、提拔任用资格和选拔程序。
5.重大决策草案
公开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决策、规定、规划、计划、方案等草案,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举办“美丽杭州”行动规划公众意见征集活动;邀请市民代表列席重大规划论证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继续进行视频直播,并与网民实现现场互动。
(三)公开形式
1.互联网
“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为各公开义务人提供了链接标识和信息加载模板。设置了信息公开意见箱,并对市直部门及区、县(市)信息公开进行了统一归并。“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还设置了依申请公开栏目,实现了依申请公开从申请-受理-反馈等一系列的流程,并对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了市政府主要领导名单,各公开义务人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组织人事、办事程序等),开设了法规规章、政府文件、部门文件、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政府人事任免、工作规则、大事记等栏目,并提供了网友评论的窗口。市级机关政府网站主动公开信息191,246条。
区、县(市)政府机关在各自子网站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政府信息,普遍开设了网上办事栏目和其他适合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特色栏目,方便公众申请办理各类事务和获取咨询意见。区、县(市)级机关政府网站主动公开信息132,165条。
2.公共查阅点
指定市档案馆、市图书馆为政府信息集中查阅中心,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帮助。区、县(市)也普遍设立政府信息集中查阅点,为公众提供本地区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市级政府机关接待公众访问咨询24,937,761人次,区、县(市)接待公众访问咨询 6,338,884人次。
3.政府公报
通过市政府公报公开了市政府规章、市政府文件、部门文件、信息公告、机构人事、政务动态,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等。杭州政报每月28日出版,通过档案馆、图书馆、邮局、书报亭、新华书店、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码头、车站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达1.5万份。
4.新闻发布会
各公开义务人注重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重要政府信息,2013年共召开各类新闻发布会576次,其中市级召开181次,区、县(市)级召开395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公开义务人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438件,其中市级机关收到2616件,区、县(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收到2822件;当面申请1619件,通过互联网提交表单形式申请1103件,以传真形式申请71件,以信函形式申请2545件,以其它方式申请100件。
在市级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住保房管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建委,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征迁、建筑管理、规划编制、交通市政、房屋拆迁、物业管理、环境质量、重大项目、治安执法、户籍政策、工商查档、行政审批、医疗就诊、招生录取、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和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等信息。
在区、县(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中,申请量列前三位的是:余杭区、西湖区、上城区,申请的内容主要涉及征地拆迁、土地规划、补偿标准、环境质量、项目规划、财政收支、医疗服务、教育招生、保障住房等信息。
(二)申请处理情况
各公开义务人共答复5438件,答复率100%,其中“同意公开”的3339件,占61.4%;“同意部分公开”的155件,占2.85%;不同意公开数125件,占2.3%,“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申请信息不存在”的920件,占16.92%,申请内容不明确或转其他途径办理546件,占10.04%,“其他原因”的353件,占6.49%。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部分公开义务人依法向公开权利人收取依申请公开实际发生的复印等成本费用5959元;部分公开义务人减免公开权利人依申请公开费用22,350元。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全市发生针对各政府机关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复议案件283件,其中市级机关74件,区(县)政府209件。全市发生针对各政府机关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诉讼案件81件,其中市级机关38件,区(县)政府43件。复议和诉讼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征迁、房屋拆迁、规划编制等信息的公开问题。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当前杭州市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公开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开范围有待拓展。公开的内容和种类还有待进一步延伸和细化,公开的形式和载体还不够丰富多元。二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公开的督查考核、社会评议等体系仍需健全,公开的完整性、实效性、规范性仍需加强。三是公开意识有待提高。各公开义务人对信息公开的认识程度仍不平衡,运用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需要强化和提高。
2014年,我市将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着力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逐步完善公开考核评议机制,继续开展公开业务培训和研究,强化各部门法治意识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