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杭州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意见》的政策问答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近期,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杭州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4〕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便于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项政策,现将有关问题作一解答。
一、为什么要出台《实施意见》?
答: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城市,造成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为有效破解城乡卫生资源不均衡这一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省委、省政府对卫生工作提出“双下沉、两提升”的要求,即旨在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以“人才下沉、资源下沉”为手段,努力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2013年6月18日,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5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3〕85号),对全省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中心镇延伸的工作部署,我市出台了该《实施意见》。
二、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一是建立紧密型合作办医新模式。相对于以往的对口支援而言,本次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的特点是通过省、市级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办医模式,将县级医院设立为医院的分院,将大医院的管理、技术、学科、人才、信息等资源向县级医院延伸,实现人、财、物的下沉流动,合作更为全面、密切。
二是建立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新机制。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通过建立市、县两级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临床影像会诊中心、临床心电会诊中心等远程会诊中心,实现市级医院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以及县域城乡之间医疗服务信息的联网互通,充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通共享,方便百姓就近就能享受到大医院提供的诊疗服务。
三是逐步推进分级诊疗新模式。在城市医院(市属医院和部分省属在杭医院)与合作办医的基层医院之间同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病人的有序就医。
三、目前省、市级医院已经与哪些县级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
答:目前,省、市级医院已与全市的12家县级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分别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面托管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桐庐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点托管富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余杭区中医院、淳安县中医院、临安市中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点托管临安市昌化人民医院;杭州市红会医院重点托管临安市於潜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托管建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富阳市中医院。
四、县域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指在余杭区、萧山区、富阳市、临安市、建德市、桐庐县和淳安县通过整合区域内检验、影像、病理、心电和消毒供应的资源和能力,依托区域内实力较强的县级医院(或委托有资质的民营检验等机构),设置覆盖县域的医学临床检验中心、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临床影像会诊中心、临床心电会诊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等“五大中心”。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依托,建立杭州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和医学影像会诊中心。今后,每个县原则上都将成立“五大中心”,居民在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了影像、心电、检验等检查,就可通过信息系统传输到各地的“五大中心”,由相关的专家进行会诊,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更专业的诊疗服务,既节省了患者来回的时间,又不会增加额外就医费用。
五、市属医院与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工程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指市属三甲医院按行政区域划分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合协作机制。原则上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应上城区、下城区;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应拱墅区;杭州市红会医院对应江干区、滨江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市中医院对应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在对口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慢病联合诊疗中心等“四大中心”。以信息化为载体实现市属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影像、心电图等项目的一体化服务,加快优质资源向基层转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小病不出社区”、“看得上病,就近看得好病”的目标。
六、县级医院参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程有哪些好处?
答:一是省、市医院将人才、资源、技术、管理下沉后,对促进提升县级医院的整体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是通过专家带教、外派进修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有助于完善县级医院自身人才梯队建设;
三是通过县级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县级医院在本地区的知名度和品牌,提升当地群众对医院的认可信任度,引导百姓就近看病就医。
七、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程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答:一是看病就医更便捷。百姓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省、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二是诊疗技术更专业。通过整合纵向和横向的医疗资源,吸引更多的专业医疗团体来到县级医院提供诊疗服务,并借助信息化传输手段,启动开展新的诊疗项目和诊疗技术。
三是医疗服务更完善。省、市级医院将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带到县级医院,使当地百姓能够享受到更专业、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四是上下转诊更方便。病人需要转诊到大医院,可直接由县级医院进行联系安排,免去患者来回奔波。
八、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程对省市级医院自身发展有影响吗?
答:省、市级医院参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程将有助于推动本单位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通过实施人才、资源、技术、管理下沉后,将强化省市医院在对口协作地区的品牌和知名度;二是医院通过外派技术专家和管理团队等形式参与县级医院的紧密合作办医,将不断提高省、市级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诊疗能力;三是通过建立医院与基层医院的纵向合作机制,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就诊,可以有效合理的分流大医院的病人,改善省市大医院的就医环境和就医秩序,从而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利用。
九、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程会不会增加当地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
答:医院与县级医院进行紧密型合作,不影响县级医院的收费标准,所有的收费将继续按照县级医院原来的级别进行收费。基层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会诊等服务,原则上也不向患者额外收取费用。因此,不会增加当地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
(市卫生局、“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