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再获“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我市集中开展城郊结合部违建出租房专项整治行动等5则
时间: 2014- 12- 30 04: 06 来源: 浏览次数:

杭州再获“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

  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九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杭州再次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同时荣获“2014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的还有拉萨、珠海、无锡。“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是唯一以“全面小康”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论坛,是社会各界把握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探寻发展模式、树立地区形象的交流与展示平台。自2005年创办以来,论坛已连续举办八届。本届论坛以“全面小康与县域发展”为主题,就近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并推广各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关于全面小康社会探索与实践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杭州大力实施“城市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完善中心城市提升和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提升城市功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幸福生活,在全面小康之路上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之路

我市集中开展城郊接合部违建出租房专项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决遏制城郊接合部违建多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对全市城郊接合部违建出租房开展一次集中整治。工作的目标是:奋战100天,全面排查全市城郊接合部用于出租经营的违法建筑底数,集中拆除一批违建出租房,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消除火灾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集中整治工作从2014年12月15日开始,到2015年3月25日结束,分4个阶段进行:2014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为清理排查阶段,2015年1月1日至1月25日为督促自拆阶段,2015年1月26日至2月15日为集中拆除阶段,2015年2月25日至3月25日为巩固复查阶段。

我市确定2015年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我市2015年政府立法工作计划经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2015年,我市地方性法规立法重点包括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查处车辆非法营运、法制宣传教育、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城市房屋安全使用管理、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及处理等7个方面,市政府规章制定重点则是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理、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促进、餐厨垃圾管理、居住房屋出租管理、汽车租赁管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6个方面。

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深化跨区域合作
杭州都市圈即将初具雏形

  近日,全市接轨上海、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年度总结会议召开。今年前三季度,杭、湖、嘉、绍四城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47.2%,杭州都市圈跨区域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入,民生共享同城效应进一步显现,区域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杭州都市圈建设亮点纷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杭州都市圈正式成为全国首个以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改革试点后,省政府建立了综合改革试点联席会议制度,杭州市成立了专项小组,并完成了《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2014-2016年)(杭州篇)》初稿的编制,积极推进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
  区域交通网络建设日臻完善。截至目前,全省交通规划路网中的杭州湾三个通道全部建成,“五线一枢纽”高铁网络初具雏形,都市圈各城市已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规划共绘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目前已完成了《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环境共保合作全方位开展。四城市积极开展“保护清洁空气”、“保护清洁水源”、“保护清洁土壤”联合执法行动,探索“五水共治”合作框架等;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杭州公园年卡面向上海市民发售近5000张,杭州都市圈德清卡在德清县首发2万张。
  明年是《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将实现雏形初具的目标。杭州都市圈将优化提升沪杭主轴带功能,培育壮大杭湖宁发展轴带,抓住新机遇,发挥自身发展优势,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都市圈建设,全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

我市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全市经认定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69家,其中国家级21家、省级32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全市孵化器总面积226.78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8133家,其中杭州搜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德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已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国内新三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