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研究老年人权益保障议题、杭州东西部扶贫协作获全国先进等4则
时间: 2014- 10- 28 05: 36 来源: 浏览次数:

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研究老年人权益保障议题

  10月14日,市政府召开第29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有关问题。副市长、市政府顾问和市政府秘书长出席会议。
  会议研究议题事先提交市政协征求意见建议,并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列席。为广泛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会议还通过“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网站、华数门户网站和手机专题页面进行视频直播,开通直播论坛。市民通过网络和手机访问直播页面1498人次,论坛累计点击量1136人次。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广泛听取意见,通过立法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权益,形成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住、老有所乐。政府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全力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要建标准,把城镇新建住宅项目的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纳入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要托底线,现有政策更多地向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等需要更多帮助的老人倾斜,多做“雪中送炭”的事;要强改革,以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要优服务,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家养老的智慧信息服务水平;要全覆盖,实现城乡一体统筹考虑,共享成果;要抓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养老、护老的良好氛围,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杭州东西部扶贫协作获全国先进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市经合办支援合作处、西湖区经合办、西湖区文新街道办事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国社会扶贫(东西部协作)先进集体,市人社局楼春晓被评为先进个人。
  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和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等一系列重大决策。1994年至今,杭州市对口支援重庆市涪陵区;1996年至今,杭州市对口帮扶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甘孜州等西部贫困地区。在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下,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增收致富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截至目前,杭州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实施经济合作项目13个,累计投资6.7亿元,实施公益事业援助项目91个,提供援助资金2525万元。对口四川省南充市、甘孜州实施帮扶项目3000余个,提供帮扶资金1.56亿元,培训劳务1000余人次。

前三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300亿元大关

  据市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达3315.07亿元,增长15.9%。增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服务业投资领跑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投资2698.82亿元,增长21.8%,增幅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5.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81.4%,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服务业项目投资增长14.8%,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等行业投资增速较快,分别增长51.6%、37.8%、32.9%和32.3%。二是民间投资发挥主导作用。全市民间投资1957.95亿元,增长25.3%,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54.6%提高至59.1%。三是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625.40亿元,增长19.7%,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8.9%,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在九大基础设施行业中,除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卫生设施投资外,其他七大行业保持不同程度增长。

我市完成《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编制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市防洪抗灾水平,市规划局组织编制《杭州市防洪减灾规划》。规划明确防洪和治涝的规划标准,提出城市防洪、治涝的总体布局和解决方案。通过研究防洪排涝工程设施调度方案,对防洪减灾指挥决策系统建设提出原则性意见,制定防洪预案及超标准洪水减灾措施与应急响应机制。目前该规划已形成审查稿,将作为我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