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关注民生保障打造“幸福上城”、西湖区全力实施五大就业行动计划等8则
时间: 2013- 07- 30 06: 00 来源: 浏览次数:

上城区关注民生保障打造“幸福上城”

  一是民生保障求“细”。实施“双零”工程、困难群体“安居”工程和居家养老“全覆盖”工程,为失业残疾人、困难失业人员提供社保补贴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虚拟“居家安养院”,创建杭州市唯一的全省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区。二是民生工程求“实”。结合区块改造、历史街区保护、路河更新等重点工程带动,按照“应改尽改、能快则快”原则,努力推动“四改”民生项目落地。基本实现危旧房改善“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庭院改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启动物业改善工程,并基本完成改造地块外的背街小巷改善、截污纳管、低洼积水治理、平改坡、上改下、公厕改造等民生工程。三是民生服务求“优”。立足区情实际,打造居家办事、居家养老、居家安养、居家就业、居家医疗、居家教育等“居家”系列服务品牌。着力推动品质教育构建,均衡教育发展,成功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区。重视健康城区建设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推动“15分钟医疗服务圈”和“智能医疗”打造。围绕“省级文化先进区”建设,制定繁荣文化实施意见,启动文化之旅万人游活动,打造“15分钟公共文体服务圈”。

西湖区全力实施五大就业行动计划

  一是充分就业行动计划。以深化创建充分就业城区为载体,积极构建“四类群体全覆盖”、“四位一体全帮扶”、“四个统筹全推进”等具有西湖特色的就业新路子,力争全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4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定期组织专场招聘和就业专项活动,强化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开展“一对一”推荐和“面对面”走访等就业服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100%。三是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创业助推行动、实训基地建设行动、大学生创业行动“三大行动”,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扶持力度,确保高校毕业生创业融资“绿色通道”畅通,力争全年新增实训基地10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200名,资助大学生创业企业100家。四是就业援助行动计划。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定期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等巡回就业服务活动,确保全年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30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五是职业培训促进就业计划。以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依托,强化区镇两级培训任务目标考核,充分发挥就业培训联盟作用,力争完成就业培训27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800人,为加快该区企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临安市扎实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临安市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扎实开展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维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一是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成立了由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支遍布各教育系统的安管干部队伍,明确分工,细化任务,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有效保障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做到了用制度促管理,用制度保安全。各校完善了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和安全隐患督办制度,制定了学生“一日安全常规”制度。对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学校安全工作成为教育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如在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学校安全法制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开展“普及安全知识”体验教育活动,举行校园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等,在全市教育系统形成了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教育效果明显。

萧山区加快治堵保畅项目建设

  一是提速道路交通工程。加快建设九堡大桥南接线、临浦快速通道、建设四路东伸和塘新线东伸等4个在建工程。积极筹备红十五线改建、江东大桥南接线和大江东航道工程,加快03省道义桥至楼塔段改建前期工作。二是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今年,该区已新辟公交178路和405路,调整了750路和340路,完成铁路杭州南站封闭施工、城西公交停保场启用以及新辟2条小区巴士线路等线路的调整方案,完成新购50辆公交车辆的前期调查工作。三是推动公共自行车扩面。通过公开征集市民及专家意见,新增的75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选址已确定,预计年底前将完成建设工作。四是扩建城区停车场。今年,该区已建成公共停车泊位342个,确定选址、正在或即将施工建设的泊位988个,1300余个泊位正在开展前期相关工作。五是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截至目前,该区完成老城区、新区和开发区等区域内的167组信号灯的智能化改造。完成天网二期、城区畅通工程电子警察、卡口建设。全区建成电子警察142套、卡口79套、电子警察卡口一体化系统13套、交通视频监控点183个。

桐庐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加快区县协作项目推进。通过对接、考察、宣传等途径抓好对外资源招商,进行资源调查,梳理农业对外招商项目77个,编印《桐庐农业招商手册》;组织滨江区15家投资商来桐考察,落实意向项目3个。二是加快外资项目引进。以由内转外、并购、扩股、增资等创新手段,成功引进农业投资项目2个,协议资金434万元美元,实到资金145万元美元。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万亩“一乡一业”现代园区、2000亩“菜篮子”基地、100公里林道、22个特色产业村、2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拉动亿元社会资本投入。

淳安县积极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一是建立信息平台。投资600万元启动规划审批平台和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规划用地、建设方案、规划许可和规划验收等全过程规划审批的电子化,使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市政管理和档案管理全面实现“一张图”管理。二是推进地形图覆盖。在全县建设用地范围内1:500地形图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县域滨湖景观优势空间1:500地形测绘、千岛湖镇范围内1:500地形图动态更新及县域范围内1:2000数字化地形图覆盖。三是实现测绘网统一。建立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已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完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工作,满足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对高精度、地心、使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的需求。四是加强测绘管理。以省县质检合作为平台,委托浙江省质量检查站对本辖区内测绘单位开展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坚持共享原则,免费向全县23个乡镇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基础测绘成果。

拱墅区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

  该区2013年城中村改造的工作目标是:确定开工安置房3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安置住户1000户。截至目前,实现回迁安置住户646户,竣工10.88万平方米。一是完善机制。建立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传达城中村改造和拆迁安置房建设进展情况、研究存在问题,对区级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梳理,提交市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二是强化统筹。依托拆迁安置房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辖区内在外拆迁过渡户的信息和房源空置情况,加强区内房源调拨和管理工作,为回迁安置和产权证办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三是加快进度。加快办理工程前期审批手续,做到“早计划、早动员、早准备、早落实、早完成”。同时,加强在建工程管理,合理安排工序,严格按照协议时间建成交房,力争“早竣工、早交付、早回迁”。四是提升品质。注重在城市建筑风貌、规划设计水平、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等城市亮点特色和品质塑造上抓好建设质量档次。同时,对撤村建居小区加强物业管理,确保回迁安置农户居住品质,使他们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江干区创新职业教育创业指导工作

  一是加强体系建设。成立创业就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创业指导中心,开辟专用场地,搭建信息平台,配齐设施设备和相关指导教师,形成“学校加强领导、部门协调支持、教师全面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新格局。二是整合教育资源。根据专业特点,联合区内多家建筑企业成立建筑装饰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20余名著名建筑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制定和改革。每学期举办“技能周比武活动”,采取“企业出题、学校接题、教师析题、学生破题”模式,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突出实践能力。向学生开放创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场所,借助“欧凡广告”、“尚克家居设计工作室”等创业平台,按照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由学生独立负责对外洽谈业务、接单、设计、制作,实现学员“零起点”自主创业。截至目前,已为辖区回迁安置居民免费设计装修方案70套,惠及家庭千余户。近年来,该区荣获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一等奖一次,杭州市创业方案活设计比赛一等奖3次、三等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