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旅游目的地管理工作专题会议
为进一步深化旅游目的地综合治理工作,维护杭州旅游的良好形象,7月10日上午,我市召开旅游目的地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副市长张建庭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旅游目的地管理工作,尤其是抓好春季旅游旺季旅游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开展“野导”、“黑车”治理,有效推动了西湖核心景区及周边旅游环境秩序的提升。据了解,1—6月,市、区两级共出动执法人员16984人次,驱赶“野导”4124人次,处罚226人次,罚款14150元;驱赶“黑车”528辆次,处理273辆次,罚款910000元。
为维护西湖景区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旅游环境秩序,切实保护旅游者及市民合法权益,从现在起到9月,我市还将开展旅游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整治活动,有效打击各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压缩“野导”、“黑车”的生存空间。其中,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的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相邻区域,火车站及其周边区域将进行重点整治。集中整治行动中将严厉打击“野导”上路拉客、拦车拉客、扎堆拉客等行为,查处与“野导”相勾结的无证营运车辆,并加强对香烛、丝绸、茶叶等旅游团队购物商场联合检查。
我市积极提升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实施工商注册优惠政策。免收工商注册费用,放宽经营场所限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二是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整合现行的市雏鹰青蓝计划资金,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研发活动资助、融资服务、信用担保等。三是加大引导投融资支持力度。设立蒲公英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周转资金,加快资本要素向科技企业集聚,为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四是加大科技创业基地建设力度。包括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基地的扶持。五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六是强化科技创业服务。发挥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强科技创业指导和服务,为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经营管理、技术开发、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和培训。七是优化科技创业环境。降低创业成本,构建科技创新服务网络,开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放平台使用消费券,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八是加强市区联动、部门协作。明确责任,加大考核力度,齐心协力为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营造环境,做好服务工作。
我市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
一是以“保护水质”为目标,加大重点难点和精品亮点项目的整治攻坚力度。继续大力推进黄砂码头整治和污染企业关停工作,1—6月共拆除码头18座,关停电镀、化工、建材企业24家,并建成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处环境污染应急示范点,完成沿线21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二是以“主城区沿江绿道贯通”为目标,加快旅游开发载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绿道建设24.8公里,累计110.8公里。上城区、西湖区、杭州经济开发区等先后完成了绿道建设及标识标牌设置。三是以建设“风情两岸”为目标,继续推进岸线整治、生态林带和美丽乡村建设。上半年完成沿江景观道路46公里、生态景观带25.3公里、绿化69.2万平方米,并完成2个精品村建设。完成沿江构筑物整治185处、场地整理45处,完成林相彩化、绿化改造5800亩,沿线坟墓整治655穴。四是以促进“文化融合”为目标,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力度。今年以来对14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方案进行完善,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3处,推进20处重点历史建筑和5处一般保护对象的修缮和抢修工作。五是以“品位提升”为目标,重点推进“市三江两岸展示馆和之江船工业遗址公园”项目建设。目前,项目整体方案设计基本确定,展示馆内部布展方案设计正在征集意见。
我市旧住宅区改造已完成73.1万㎡
旧住宅区改造行动作为我市“三改一拆”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环境综合整治、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等3大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旧住宅区改造73.1万㎡,占2013年度目标任务103万㎡的71%。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旧住宅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定期通报工作制度和建设工地巡查等工作机制。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出台政策文件。开展新一轮的调查研究和完善政策工作,起草拟定旧住宅区改造实施意见,明确总体目标、实施范围、具体任务和各单位职责,特别是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审批流程、资金保障等操作办法作了规范。同时,制定相关旧住宅区改造行动工作制度、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文件,规范项目管理制度和程序,完善奖惩机制。三是加强基层指导,解决一线问题。考虑到全市旧住宅区改造行动的实际情况,以及政策性较强的特点,积极与各区、县(市)进行旧住宅区改造工作对接,并赴各城区实地调研指导,督促做好旧住宅区改造行动数据统计和汇总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