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01/2013-25938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政办函〔2013〕49号 成文日期: 2013-04-01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规划
有效性: 有效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合办关于杭州市2013年接轨上海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经合办《关于杭州市2013年接轨上海、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4月1日


关于杭州市2013年接轨上海
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的意见
(市经合办  2013年3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我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杭州都市圈工作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根据《中共杭州市委2013年工作要点》和杭州都市圈第六次市长联席会议的部署,现就2013年我市接轨上海、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推进长三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及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遵循“积极推动、有机融合、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基本原则,以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等“七共”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合作交流、深化沪杭战略合作和杭州都市圈务实合作,加快推进杭州“一基地四中心”建设,构筑沪杭40分钟生活圈、工作圈、经济圈,努力将杭州都市圈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有机组成部分、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
  二、工作重点
  (一)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工作。
  1.以“七共”为重点,深入实施规划。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和《杭州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规划》,以“七共”为重点,加快推进长三角交通、旅游、医保、教育、金融、人才、科技、会展等方面的合作。在全面总结回顾十年来我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长三角区域重点合作项目,务实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
  2.以城市国际化为契机,深化沪杭战略合作。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战略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推力。借助上海的优势,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重点,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推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商品等各类要素在区域内低成本流动、高效率共享,促进我市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和向周边区域的经济辐射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为契机,坚持深化沪杭合作,依托上海的国际资源,主动与上海全方位接轨,增强同城效应,提升产业关联度。
  3.以合作专(课)题为抓手,务实推进长三角合作。充分发挥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单位的作用,积极参与长三角协调会办公室日常工作。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合肥)协议》确定的长三角城市合作专题,明确专题牵头(实施)部门,积极组织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专(课)题项目,与长三角其他城市携手推进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二)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
  1.抓好规划实施。继续组织实施《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规划的综合管理职能,完善专项规划,积极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组织开展都市圈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对规划中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全面梳理和督查,特别是抓好都市圈发展规划中重大建设项目库中的项目实施和项目储备。
  2.加强项目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和四城市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落实专委会工作制度,加强区、县(市)联动,加大项目的协调和执行力度,以组织实施合作共建项目为载体,具体抓好规划的落实。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合力推进规划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杭州都市圈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
  3.强化县市联动。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四城市和节点县(市)的合作。着力在强化城乡区域统筹、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和推进城市国际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推进杭州都市圈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六个一体化”发展,积极呼应节点县(市)需求,促进各县(市)与都市圈主副中心有机融合。
  4.打响都市圈品牌。围绕“打造‘杭州都市圈’品牌,扩大都市圈影响力”目标,实施区域品牌共塑共推战略。共享产业、文化、旅游、会展等品牌资源,放大品牌效应,发展品牌经济,促进区域、城市、行业和企业等层面的品牌互动,共同参与四城市重大活动,共同增值区域品牌财富。基本形成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建设的良好氛围,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的合作机制。
  三、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对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杭州都市圈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竞争合作意识、率先发展意识,按照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把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职能,充实工作力量,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完善长三角城市交流、沟通、协调机制。力求在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信用、重大项目、市场主导合作机制、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长三角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序开展会展、论坛、经贸洽谈等合作交流活动,构筑合作交流平台,不断增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活力和影响力。健全完善杭州都市圈协商机制。在已建立的杭州都市圈四级政府工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区县联动机制、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机制,加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办公室自身建设,逐步形成“高层领导沟通协商、联席会议明确任务、办公室综合协调、专委会推进落实、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考核制度,充实考核内容,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在全面总结近年来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深化对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的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提出下一步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储备一批重点合作项目,为下一阶段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突出宣传合作的意义、举措和成果。做好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交流访问活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杭州都市圈区县市长论坛等重大活动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合作等重点项目的宣传工作。开展杭州都市圈四城市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加强都市圈网站建设,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杭州市2013年市级部门接轨上海、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任务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