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01/2013-20643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3-03-29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主题分类: 其他
杭州市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时间: 2013- 03- 29 04: 24 来源: 浏览次数: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综合2012年度全市各公开义务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基础上编写而成。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费及减免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6大部分。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从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hangzhou.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杭州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联系(地址:环城北路318号,邮编:310026,电话:85252567,电子邮箱:xxgk@sfb.hz.gov.cn)。
  一、概述
  2012年,我市以“建设法治、诚信、责任、服务、廉洁政府”为目标,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成效明显。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201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等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市级有关部门也出台了《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杭州市环境保护局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杭州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试行)》、《杭州市科技局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制度(试行)》等文件,随着政策的制定实施,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为下一步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程序。
  各公开义务人不断规范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等工作程序,按规定及时、准确发布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认真、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事项。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及时为各公开义务人提供业务指导和咨询;及时发布杭州市及各公开义务人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对政府信息公开机构的设置、工作重点、政府信息的分类、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指南的编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三)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全市各公开义务人已经全部在各自的部门网站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特别是在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人民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主动公开力度持续加大,办事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公开时效明显提升。如在“杭州建设网”设置了“住房保障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将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信息在网上公布;在“杭州绿网”上实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位的小时数据、日监测统计数据,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位的日监测结果;市法制办在网上设置了“市级单位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专栏,公布市级部门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中国杭州”门户网站作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继续实施一整套政府信息加载、更新、监督制度,科学梳理各类政府信息,不断丰富公开内容,并及时予以更新,较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培训交流。
  切实加强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年度报告、统计制度、政府网站等内容为培训重点,协调共性问题,交流工作经验。通过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业务素质和工作绩效。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数量 。
  2012年,我市本年度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0.1万条,其中,市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8.7万条,区、县(市)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4万条。
  (二)主动公开范围。
  2012年,各公开义务人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政府机构和人事、重大决策草案等5大方面内容。
  1.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
  及时公开市政府规章和各级政府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公开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包括《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年)》、《杭州市“十二五”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等;公开各类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信息;公开征地拆迁、土地登记、土地出让成交、建设用地审批等信息。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加快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的公开进程,推进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预警、应对处置、查处和责任追究信息公开;公开征地拆迁补偿全过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信息;公开中小学招生录取、教师资格认定和招聘等情况;公开医疗机构评价指标、医疗费用、重大医疗事件等;公开餐饮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等信息;公开环境监测、行业环保核查、违法行为与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将公共财政支出的教育、科技、农林水等重点科目细化至“款”级科目,其他的科目以“类”列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表按“款”级科目列示。进一步扩大预算公开部门的范围以及公开内容,公开的部门达63家。完善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的信息,重点推进建设项目的招投标信息公开。加强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包括公开终止“四自收费”等信息,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垄断行业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价格和收费,做到及时发布相关价格政策和信息,将相关垄断行业和民生商品价格及收费标准进行公开。
  4.政府机构和人事。
  主动公开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信息。在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方面,公开了杭州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招录简章,公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条件、提拔任用资格和选拔程序。
  5.重大决策草案 。
  公开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决策、规定、规划、计划、方案等草案,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如召开了杭州市地铁票价听证会,在全省率先直播价格听证会全过程,央视、央广、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新华社等42家媒体参与报道。其中,浙江在线、杭州网、中国杭州三家网站全程进行图文直播。市政府常务会议开通视频直播,并与网民实现现场互动。
  (三)公开形式 。
  1.互联网。
  “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为各公开义务人提供了链接标识和信息加载模板。设置了信息公开意见箱,并对市直部门及区、县(市)信息公开进行了统一归并。
  “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还设置了依申请公开栏目,实现了依申请公开从申请-受理-反馈等一系列的流程,并对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了市政府主要领导名单,各公开义务人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组织人事、办事程序等),开设了法规规章、政府文件、部门文件、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政府人事任免、工作规则、大事记等栏目,并提供了网友评论的窗口。市级机关政府网站主动公开信息277,256条。
  区、县(市)政府机关在各自子网站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政府信息,普遍开设了网上办事栏目和其他适合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特色栏目,方便公众申请办理各类事务和获取咨询意见。区、县(市)级机关政府网站主动公开信息113,851条。
  2.公共查阅点 。
  指定市档案馆、市图书馆为政府信息集中查阅中心,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帮助。区、县(市)也普遍设立政府信息集中查阅点,为公众提供本地区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市政府机关接待公众访问咨询61,039,873人次,区、县(市)接待公众访问咨询 22,158,550人次。
  3.政府公报 。
  通过市政府公报公开了市政府规章、市政府文件、部门文件、信息公告、机构人事、政务动态,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等。杭州政报每月28日出版,通过档案馆、图书馆、邮局、书报亭、新华书店、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码头、车站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达1.5万份。
  4.新闻发布会 。
  各公开义务人注重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重要政府信息,2012年共召开各类新闻发布会159次,其中市级召开144次,区、县(市)级召开15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公开义务人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054件,其中市级机关收到2578件,区、县(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收到1476件;当面申请2249件,通过互联网提交表单形式申请756件,以传真形式申请24件,以信函形式申请1015件,以其它方式申请10件。
  在市级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商年检、个企税收、企业退养政策、学校收费标准、物业管理、城市规划、人才引进、工资福利、公务员管理、军转、治安和户政管理、交通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在区、县(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中,申请量列前三位的是:西湖区、余杭区、萧山区,申请的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与补偿标准、城市规划和发展计划以及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和人事等方面的政府信息等。
  (二)申请处理情况。
  “同意公开”的2249件,占55.4%;“同意部分公开”的161件,占4%;不同意公开数63件,占1.6%,“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申请信息不存在”的909件,占22.4%,  申请内容不明确或转其他途径办理285件,占7%,“其他原因”的387件,占9.5%。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除个别公开义务人依法向公开权力人收取依申请公开实际发生的复印等成本费用外,未收取其他费用;没有公开权利人书面专门向公开义务人申请减免依申请公开费用。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全市发生针对各政府机关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复议案件88件,其中市级机关55件,区(县)政府33件。全市发生针对各政府机关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诉讼案件88件,其中市级机关51件,区(县)政府37件。复议和诉讼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规划许可、项目审批等信息的公开问题。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当前杭州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务公开日常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随着我市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而目前政府信息制作和发布还不够及时、不够全面、不够充分,个别单位未能始终坚持做到“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难以满足群众知情、监督的需求,容易引发媒体炒作,损害政府形象。二是部分政民互动渠道存在制度机制不健全、人员不落实、工作不规范等现象,影响群众合理反映民意诉求,难以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无法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政务信息统一管理平台和政府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健全。目前全市尚未建成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平台,各级政府与各有关部门虽都已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系统,但日常工作中更倾向于纵向联系,横向交流不够充分,需要打破条块分割,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四是部分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理解不深,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不强,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2013年,我市将全面规范政府信息制作与发布,深入推进决策公开,加强政民互动;积极推进基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工作研讨、经验交流和考核评议,增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政务公开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附件: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