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稳步开展失独家庭关怀计划、上城区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等9则
时间: 2013- 11- 29 04: 32 来源: 浏览次数:

拱墅区稳步开展失独家庭关怀计划

  一是启动“连心家园”项目。贯彻落实省、市计生特殊家庭扶助政策具体措施,将失独家庭纳入到政府扶助范围。对全区失独家庭进行摸底,为全区111户失独家庭送上3000元的慰问补助和一张价值500元的家庭保险保单。二是开展志愿者零距离服务。成立8个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组成的“帮扶失独家庭”志愿者小组,与全区失独家庭形成亲情对接,每月至少一次提供上门服务,对失独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评估,根据需求制定心理疏导方案。三是组织定期服务活动。定期为辖区失独家庭提供免费的“两癌筛查”等健康检查服务,在失独家庭成员了解并同意的前提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与咨询活动,帮助失独家庭成员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四是提供社区生活服务。提倡社区居家养老,对失独家庭,在就餐、家政、代购、日托、护理等方面给予优先和价格优惠。

上城区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

  一是着力构建创业工作政策保障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并设立了创业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创业就业相关资助、补贴等项目。二是全国首创“居家就业”政策。实施“居家就业”政策后,创业群体可享受每人每月20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相关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等3项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缺少社会保障带来的后顾之忧。三是“政府买单”全市首推“居家宝”电子管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杭州九天商务有限公司,主营“居家宝”电子管家,政府买下第一单,将扶持创业与民生保障对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大学生创业企业345家,带动就业2600余人;其中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0家。

江干区大力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程

  一是优化路网,助力治堵。打通辖区天鹤路、之江东路、同协路等3条“断头路”,重点推进德胜快速路、秋石快速路等3条快速路建设,实现城东新城周边“一环一井四通道”6条道路通车。提前完成支路建设全年任务,实现9条支路竣工投用,11条支路开工建设。二是拓路增位,缓堵保畅。把主次干道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小区停车位改造等项目作为治堵突破点,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城区交通承载力。目前,已开工建设杭海路南侧公共停车楼、九沙河北侧地下停车场等项目7个,增加停车泊位共计1566个。三是突出重点,以管治堵。对重点违法行为实施“零容忍”,把查处“酒驾”、超速超载及“非法四小车”作为日常交通管理重点,结合事故发生规律、违法特点、警力情况、地理位置等要素,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级确定巡段和防控点,实现管理效能提升。四是文明号召,提升素养。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契机,重点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在各街镇、专业运输单位和学校等场所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针对如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开展专题教育宣传,努力营造城市治堵、人人参与的舆论氛围。

建德市“一二三”模式整治违法医药广告显成效

  一是做好一个结合。将整治行动与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相结合,并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公安局等部门的衔接,定期互通信息和报表,形成整治合力。二是强化两个巡查。对各类医疗机构、药店、医疗器械经销店、保健品专营店自行张贴、散发以及通过固定印刷品广告形式发布的相关广告进行清理排查;依托企业年检和红盾标识网上备案工作,对涉网企业的网站进行检查,实现巡查网上、网下齐推进。三是加大三个力度。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利用巡查、验照等时机,及时宣传《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加大集中整治力度,开展国道和医院等附近区域专项整治,共查处案件4起;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建立专项行动周报、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整治行动整体情况。自3月份该市针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共监测检查广告1750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122条次,查处案件7起,罚没款4.08万元,责令整改9条。

萧山区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截至10月底,该区共完成文体活动1117场次,参与人数达226万人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一是实施“周末剧场”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逢周六或周日,在区文化中心广场或世纪剧场举办演出,“周末剧场”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种文艺演出资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20多场演出,成为惠及全民的全新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二是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加强群众文化交流。开展以跨区域文艺演出、展览、论坛等为主的“文化走亲”活动,以地域特色文化展示为主要内容,增进地区间文化交流,实现“区域互动、百姓享用”的群众文化工作新局面。截至目前,开展县(市、区)间文化走亲6场,镇街间、村社区间文化走亲50余场。三是推行“你点我送”服务,满足城乡群众文化需求。在全区范围开展文艺演出免费预约配送服务,文化主管部门买单引进文化团队,面向基层公布演出“菜单”,各镇街、村社区根据需求进行预约,团队演出经费以补助形式发放,预计全年配送演出将超百场。

淳安县加大财政投入保护水环境

  一是污水处理入湖。安排投资21370万元,在2个沿湖重点集镇姜家、威坪新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标准改造南山、城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和收集率。同时实施12家沿湖宾馆酒店“零排放”改造,减少入湖污染。二是垃圾拦截打捞。投入500余万元新建湖面垃圾打捞船、实施湖面垃圾拦截工程、改建湖面垃圾专用处置场所;投入1500余万元推进“清洁乡村”工程,减少本县区域内垃圾入湖;同时对上游入湖垃圾,向打捞渔民按45元/立方米“收购结算”。三是污染企业整治。执行严格的环保准入政策,开展重污染行业整治,投入财政资金800万元,实施关停2家、整治提升1家化工企业。四是系统综合保护。系统开展良好湖泊保护试点,投资35008万元实施湖泊保护工程14项,生态保护和农村面源整治项目8个。

西湖区全力提升配套学校建设水平

  一是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条件。对出让地块配套的学校、幼儿园,严格按照《杭州市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5〕142号)实施,严格要求按不低于土地出让条件实施项目,对于有可拓展的地下空间和屋面等,积极协调建设主体,力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高标准建设学校、幼儿园。二是不低于省市学校建设标准。对于各建设平台建设的项目,从调整建设指标、提高立项标准、合理利用平面、空间和新材料等方面入手,达到或超过省市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为高标准建设学校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融入学校特色元素。尽可能提前明确新开学校的承办学校,让学校从项目方案阶段开始参与,让学校的特色发展和项目建设相结合,如体育特色学校在体育场馆建设中提高体育场馆的建设标准,社团特色的学校增加社团用房的建设等。

余杭区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呈现“向新向聚”特点

  一是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先进装备制造业、绿色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45.62亿元、95.03亿元、6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11.8%、7.4%,均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二是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全区实现新产品产值304.51亿元,增长19.0%,新产品产值率为28.8%,新产品产值率比上半年及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2、3.3个百分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5.48亿元,增长8.7%,增幅高于全区平均3.4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三是产业平台贡献突出。“五城一基地”六个产业平台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67.42亿元,增长15.5 %,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3.2%。其中,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00.06亿元,增长19.8%,增速高于全区平均14.5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增幅4.9个百分点。四是骨干企业支撑明显。大型企业实现产值201.51亿元,增长9.5%,增速高于全区平均4.2个百分点。31家大企业大集团和行业龙头(标杆)企业实现产值389.34 亿元,其占规模工业总量的36.9%,增长9.3%;百强企业完成产值602.12亿元,增长14.2%,其中老板集团等34家企业增速在20%以上。

富阳市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一是加强宣传联动。该市妇联联动公安、司法等部门,结合“三八”维权宣传周、“6•26”禁毒日等主题活动,以文艺演出、专题讲座、广场咨询、知识竞赛、上门宣传等形式,提高“平安家庭”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累计已到全市22余万户家庭中发放平安家庭倡议书和宣传卡等60余万份。二是丰富创建内涵。开展农村妇女素质培训、实用人才培训以及“不让毒品进我家”、“家庭拒绝邪教”、“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量化考核指标。将“平安家庭”创建纳入“平安富阳”考核,与各乡镇(街道)妇联签订责任书,下发工作考评细则,把“平安家庭”创建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目前,该市“平安家庭”创建率达95%以上,创杭州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社区(村)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