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和《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文件精神,以党的十八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城乡建设中心工作,以服务民生为重点,积极有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在规范和督办上下功夫,使信息公开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了城市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及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将一年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
自《条例》施行以来,我们成立了以建委主任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并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建章立制、信息梳理、条例宣传等工作。针对主动公开信息数量不多,体现城建中心工作不够等问题,4-5月份,为进一步规范杭州建设网的建设管理工作,确保网站信息更新及时,内容丰富准确,服务快捷方便,更好地体现网站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我们多次召开网站改善提升专题会议,讨论并最终制订了《“杭州建设”门户网站管理维护暂行办法》,通过分解职责,明确任务,加强对信息公开主平台的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
(二)重点公开公众关注的焦点信息
在信息公开工作中,我们始终围绕城乡建设管理中心工作,畅通各类信息公开渠道,落实群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
根据住建部《关于做好2012 年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建办保〔2012〕20号)的文件要求,我们向各建设主体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阳光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建设主体在项目建设现场明显位置制作并张贴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信息公示牌,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地址、项目类型和建设方式、建设规模、年度计划开竣工套数;开工时间和计划竣工时间、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等信息。目前全市在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已基本按照上述要求完成项目现场信息公示工作。我们还专门成立信息公开工作班子,制定《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以及实施计划、时间节点等具体要求。于9月30日前在“杭州建设网”设置“住房保障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将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计划、开竣工完成情况及项目详细信息、工作动态、政策法规、公告公示、进度通报等信息在网上公布,动态更新网上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和充实,并设立政策咨询电话,以方便市民查询和交流。同时,主动与市房管局信息中心沟通,实现了保障性住房相关内容的相互链接,大大方便了市民查询。
此外,我们在网站上制作了“四自”收费工作专题、外地进杭企业备案专题、职称人才工作等专题,修改完善了市区河道整治专题,重点公开了市民普遍关注的信息,拉近了政府机关与服务对象的距离,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做好权力阳光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大行政权力事项公开
3月21日,市建委权力阳光运行系统顺利通过国家住建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示范工程验收,获得与会专家的普遍好评。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我们继续扎实做好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规范行政权力、公开办事信息的作用。截至12月31日,网上运行行政审批事项共59443件,行政监管80件,网上运行行政处罚28件,以上事项办结信息均可在网上查阅。
(四)继续完善依申请公开网上流转,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效率
根据网上运转情况,继续完善网上办理流程。针对网上申请人员身份认证问题,我们进行认真核查,对于非主动公开信息,按照《条例》规定,要求申请人提供包括身份证在内的利益相关证明,明确其与申请信息有利害相关,确认其身份,方可受理。这样既符合信息公开相关工作要求,也保证了此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提供信息的准确性。督办人可以网上查看申请办理进程,可通过短信提醒经办人抓紧办理。依申请公开办理网上流转,大大地缩短了办理周期,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效率。
(五)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依申请公开办理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规范建委依申请公开办理,提高依申请公开办理能力,7月16日,我们专门组织了政府信息公开讲座,邀请市法制办同志主讲,机关各处室处长与直属单位办公室主任及经办人员近50人参加。讲座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面临形势讲起,对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对如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且可操作建议。同时,在实务操作层面结合实际案例着重介绍了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今后政府信息公开的受理、审查、送达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通过此次讲座,我们依法、规范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自觉性普遍增强,公开信息的质量有所提升。
二、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
据统计,截至12月底,我们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0706条,全部实现电子化。主动公开的信息主要包括机构职能、政策法规、规划计划、办事事项、资金信息、业务信息、工作信息、人事信息等方面内容。重点公开了与公众关系密切的城建信息,如终止“四自”收费工作信息、保障性住房建设信息、工程开竣工信息、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等。根据进一步构建阳光运行机制的要求,将已完成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及登记事项和其它各类权力的清单、目录和流程图在网站上公布。根据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要求,公开了项目审批信息、建设市场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等。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截至12月底,我们共收到申请70例,其中告知23例,部分告知4例,信息不存在17例,非本机关公开15例,按规定不属于信息公开处理范畴4例,要求补正6例,不予公开1例。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无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共收到行政诉讼4起(无败诉),行政复议5起(撤销一例,部分撤销一例)。
三、2013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重点在网站和办公场所及时公开市建委职能、文件、行政权力事项办理指南等信息,方便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加强公共查阅点、档案室、资料索取点的建设,方便公众索取信息。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开展政府门户网站上依申请公开咨询、受理、答复的专题培训,加强各信息公开受理点的各项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的质量水平。
(二)做好依申请公开办理参考手册的编写工作
结合2012年依申请公开办理相关课题研究,继续做深做实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化工作。按照《条例》规定,针对我市城建系统业务实际,结合2008年以来受理的信息公开申请案例,通过梳理具有指导性的共性案例,整理本部门依申请公开内容清单,完善办理流程,统一公开表式等工作,形成《市建委依申请公开办理参考手册》(暂定名),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切实减少行政复议及诉讼数量。
(三)做好机构改革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配合机构改革工作,继续做好处室和直属单位职能和人员信息的公开调整和完善工作。
(四)加大城建项目信息公开力度
根据国务院和建设部关于做好建设工程信息公开的有关精神,我们将认真研究,按照国务院、建设部和省住建厅要求,在网站上重点公开城建项目介绍、招投标、工程进度等信息。
(五)继续做好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做好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是依法开展信息公开,确保涉密信息安全的必要措施。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黄坤明书记关于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到保密与依法信息公开并重,开展保密工作巡查活动,对公开信息的进行保密审查,通过分清界线,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公开。同时,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明确涉密信息不入网上办公系统,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依法信息公开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