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民生,深化联乡结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 2008- 02- 22 04: 18 来源: 浏览次数:

改善农村民生 深化联乡结村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刊编辑部

  日前,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提出,2008年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为目标,以全面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民创业、农业创新,努力促进农村经济新发展、农村环境新变化、农村民生新改善、农民素质新提高,把我市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省先行区、全国示范区。按照这一目标要求,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一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二是加快农民转移就业。改善农民创业环境,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三是增加低收入农户收入。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深入开展工程性扶贫和万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万户城乡困难家庭活动,有序推进下山移民工作。四是深化“联乡结村”活动。不断扩大企业参与面和“联乡结村”覆盖面,建立“联乡结村”长效机制。五是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盘活非农建设土地资产,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二、着力加快都市农业发展。一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强乡镇。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创业创新主体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点行政村全部覆盖,健全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和防控体系。四是强化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
  三、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基本完成杭千、杭徽高速沿线综合整治。二是深入实施村、镇整治“百千”工程,积极推进“清洁乡村”活动。三是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农转居公寓建设,稳步推进撤村建居村的农居点整治。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四、着力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一是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村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障“安全网”,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筹资和管理服务水平。二是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无保障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三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四是加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困难群众特别是五保、低保对象的救助力度。五是繁荣农村文体事业,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网点建设。
  五、着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维护土地权益,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主体和模式,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经验。二是维护资产权益,因地制宜地处置和管理好村级集体资产,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规范土地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三是维护民主权益,加强对村集体投资建设项目等的民主管理,切实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四是维护农民工权益,保障农民工在工资收入、住房、职业安全、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方面的权益,推进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