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的意见
市委〔2007〕2号
(2007年1月10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最近召开的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为民办实事、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摆上了工作的重要位置,审时度势作出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要决策。
2006年12月31日,省委习近平书记专程来杭调研为民办实事工作,对过去五年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为民办实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为民办实事要突出“为民”、突出“办事”、突出“务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2007年1月4日,习近平书记在全省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要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工作座谈会精神,围绕构建“和谐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目标,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按照“三个突出”要求,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及时主动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实事办好,不断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我市在为民办实事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工作座谈会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突出“为民”,进一步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民办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维护人民的利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实事,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始终把为民办实事、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把破解“七难问题”作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实事项目,还相继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三口五路”综合整治、“一纵三横”和“五纵六路”道路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改善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为民办实事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人民群众对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方面的呼声很高,在满意单位和不满意单位评比中,群众反映出来的各方面问题还不少;另一方面,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构建“和谐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新目标,既赋予了为民办实事更丰富的内涵,又对为民办实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构建“和谐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城市居民,又要关注农村居民;既要关注本地居民,又要关注外来务工创业人员;既要关注全体市民生活品质的整体提高,更要关注低收入阶层、困难群众生活品质的明显改善。努力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民生问题,让全体市民共创生活品质、共享品质生活,是构建“和谐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构建“和谐杭州”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目标,不断深化对为民办实事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高度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要坚持立足于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立足于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变化,立足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真正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放在解决好民生问题上,放在实现社会公平上,放在完善体制机制上,放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各级人大、政协要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通过为民办实事的各项举措,发展民利,解决民困,解除民忧,维护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和发展的自觉性,形成促发展、创和谐的整体合力和强大凝聚力。
二、突出“办事”,进一步在破解“七难问题”上取得新成效
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关键在于要有实实在在的实事项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杭州实际,就是要始终坚持以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停车难”、“办事难”、“清洁保洁难”等“七难问题”为重点,一以贯之抓好落实,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认真贯彻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好20项重点举措:加大帮扶救助力度。抓好第七次“春风行动”,落实帮扶救助优惠政策,完善“四级救助圈”;促进充分就业。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建立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落实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实行企业在职人员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建立城镇老年居民大病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少年儿童大病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筹资标准,保持全省领先;建立两年一次企业退休人员定期健康体检制度;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节日慰问费;解决符合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推进优质教育的平民化、普及化、均衡化;推进“两个房等人”;完善廉租房制度;全面启动危旧房改善工程,完成全年30万平方米改善任务;推进“公交优先”,缓解“行路难停车难”;完善杭州服务信息化统一平台,打响“12345有事找政府,96345我为你服务”品牌;以城郊接合部和“城中村”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落实长效管理,打造“清洁杭州”;建设智残人托管中心,提高困难残疾人保障水平。同时,要组织实施好“49100”帮扶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安全等方面为民办实事项目。要认真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退休人员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努力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各项服务工作。
三、突出“务实”,进一步在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为民办实事既是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要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上着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掌握民情、分析民意,民主决策、科学安排,使为民办实事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确保为民办实事的实效性,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一要坚持以“破七难”为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要坚持大项目带动,扎实推进“两口两线”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河道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等重大工程建设,把为民办的各项实事落到实处;三要坚持解决“三有一平衡”问题,真正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章办事”,推进区域、城乡和群体之间为民办实事机制的平衡发展;四要坚持落实责任制,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五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努力营造为民办实事的舆论氛围,真正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动员全社会和广大市民参与到为民办实事工作中来。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真正把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各区、县(市)和市直各单位要将学习贯彻情况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