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环杭州湾地区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先导作用,全力以赴地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打造长江三角洲的“金南翼”。
环杭州湾地区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密集区域,是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成长空 间。杭州作为环杭州湾区域的龙头,唯有不失时机地整合、提升园区,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才能充分发挥龙头、领跑、示范作用,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建设中,杭州应注重突出四个方面的功能作用:
一是突出强化生态与人居功能。杭州要建成国际性加工业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必须以优越的生态与人居环境为依托。为此,要立足环境立市,发挥“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的品牌效应,根据“旅游西进、城市东扩、跨江发展、沿江开发”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利用江、河、湖、山等优势,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房地产、会展业、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为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二是突出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功能。杭州作为浙江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 “龙头”地位已经确立,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教育文化功能在省内均居于领先位置。在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建设进程中,杭州必须进一步强化、突出技术创新、高等教育功能,依托人力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把杭州发展成为“知识城市”和“头脑城市”,使其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新技术 产业的策源地之一,并在远期建设成为“科技城市”。
三是突出强化杭州的国际制造功能。目前,全国都面临国际制造业大量转移的机遇。杭州要 抓住机遇,利用通讯设备制造、软件、汽配产业已经具备的良好发展基础,着重在这些领域打造几个国际性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制造业品牌,集聚一批国际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与研发基地。要利用东部地区从临平工业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工业区一线已经具有的良好工业基础,着力构建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带;利用高新区江南区块—浙江大学本部—浙江大学科技园—高新区江北区块—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一线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着力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四是突出强化现代服务业功能。杭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服务业发达,在 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所要求的综合服务功能,与上海在服务业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工格局。今后,杭州必须主动承接上海的辐射带动功能,借助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平台,提升以商贸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为主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把杭州发展成为面向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和华东腹地,为中小企业、地方资本服务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枢和技术中介,为杭州建成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服务支撑。
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抓住机遇,时不待我。我们相信,在全力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建设的进程中,杭州必定会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