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西博会 迎接“十六大”
本刊编辑部
“熏风吹暖水云乡,货殖尽登场。南金东箭西湖宣,齐点缀锦绣钱塘”。金秋十月,杭州迎来了新一届西博盛会。
上两届西博会,可谓硕果累累:1180万人次参与,近340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141亿元的成交额……。西博会的举办,促进了杭州旅游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杭州交通、金融、文化、科技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同时为杭州塑造一流大都市的新形象注入了催化剂。西博会已成为杭州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成为杭州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
在“十六大”召开前夕举办的本届西博会,是杭州为“十六大”献上的一份厚礼。这份“厚礼”的特别之处在于:
第一,它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战略目标,依托杭州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崭新的城市形象,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要求,构筑都市产业,凸现城市品牌。
具体来说,即在继续办好人居展、工美展、丝绸展、女装展、美食展、开幕式文艺晚会、西湖国际烟花大会、西湖狂欢节等一批精品项目和活动的基础上,努力推出并打造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生物医药国际论坛、中国(浙江)服务业投资与发展国际论坛和雷峰塔重建落成大典等精品项目,把办好西博会、发展会展业作为构筑大都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进一步打响“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杭州,让杭州更快地走向世界。
第二,它将围绕杭州大都市建设由“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的战略构想,弘扬时代精神,传播精品理念。
本届西博会将致力于传播和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新时代人文精神,坚持广博与精专、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开放性、国际性和广泛参与性,使其不仅成为商品展示、技术推介、商机孕育的有效平台,更成为交流新观念、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阵地,从而把西博会办成特色鲜明、精品迭出、人气旺盛,具有强烈创新理念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博览盛会。
第三,它将通过“文博之旅”,再现千年古都神韵,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风采。
杭州作为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早在5000年前,其先民就创造了被称作东方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在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杭州雷峰塔等4处遗址同时“金榜题名”,这在国内城市中绝无仅有,再次印证了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杭州原已拥有中国茶叶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中药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内涵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博物馆。今年西博会期间,作为还湖于民的文化景观廊道南线新湖滨,有着许仙和白娘子美妙传说的千年名塔雷峰塔,演绎梁祝爱情千古绝唱的万松书院,再现南宋皇城遗址风貌的鼓楼等一批重要景点又将相继开放。这些,都将为本届西博会推出的“文博之旅”增添浓墨重彩。
办好西博会,发展旅游业,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让我们同心协力,按照“把西博会办成杭州发展会展业的平台,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老百姓的节日”的办会宗旨,发扬“创新、争先、吃苦、协作、奉献”的“西博”精神,把2002西博会办好,向党的“十六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