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美丽中国,当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时,美丽,一个如此熟悉的字眼,开始被注入了无限的可能性。

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美丽,是每一个市民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亦是这座城市被寄予的殷切希望。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杭州市工作汇报时明确要求,“希望你们更加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杭州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

美丽中国,杭州先行。

新闻关注

更多>>
 

美丽杭州 山清水秀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以优良的自然生态为基底,构筑节点 - 廊道 - 屏障互动一体的完整生态格局,加强森林、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达到格局稳定、功能健全、质量优良的要求。
    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65% 左右,森林总蓄积量达到 5000 万立方米以上;重要湿地保护面积比例达到 90% ;“生态红线”保护率 90% 以上。
    “美丽杭州”建设,将充分运用这山、水、林、园、城等景观要素,彰显“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湖水相伴、绿带环绕”的杭州山水城市特色。

美丽杭州 天蓝地净

天蓝地净的健康环境
    以水、气、土为重点,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达到水系清洁、空气清新、土壤洁净的要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99%;城市水体(湖泊、内河、运河)水质达IV类标准以上的比例达90%;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年均天数达300天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低于35 ug/m3;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比例达90%。
    数据分析显示,杭州PM2.5污染源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对此,“美丽杭州”建设将把调整能源结构、减煤增气作为源头减污的基础措施,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费总量。

美丽杭州 绿色低碳

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达到发展方式友好、动力内生、过程高效的要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60%左右;“十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5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强度分别在1.5千克、1.0千克以下。
    杭州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强市战略,继续推动以“十大产业”为重点的创新型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预计到2015年,杭州“十大产业”产值将达到6000亿元。

美丽杭州 宜居舒适

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
    彰显城乡特色风貌,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完善绿色基础设施,推进绿色社区、“美丽乡村”和绿色建筑建设,达到风貌独特、设施健全、社区和谐、乡村优美、建筑绿色的要求。50年以上建筑(房屋)应保尽保;公共交通分担率在50%以上;绿色社区比例达50%以上;“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风情小镇、中心村、精品村)个数达550个;市级以上卫生乡镇(街道)比例达93%以上,市级以上卫生村比例达80%以上;节能建筑比例达75%以上。
    深化城市的有机更新,并不是简单的“拆”与“保”,只有把绿色理念植根于城市建设的肌理中,才能推动绿色建筑、绿色设施拔地而起,通过立体绿化、垂直绿化,让绿色在生态型城市中顶天立地。

美丽杭州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的人文风尚
    以深厚历史人文底蕴为基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发展生态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生态、道德高尚的要求。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达95%以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文明率达90%以上。
    杭州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文化。保护好传承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就是要彰显江南韵味、东方品质的文化特色。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会继续强化,让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必须对文物古迹建立分级保护制度,依法划定文物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一河四遗址”保护区。加强大运河、良渚遗址等文化遗产申遗进程……

美丽杭州 幸福和谐

幸福和谐的品质生活
    以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为内涵,构建包容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社会和谐、身心健康、行为绿色、生活舒适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城镇居民基尼系数0.3以下;平均预期寿命达82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绿色出行比例达80%以上。
    美丽杭州建设绝非“花架子”,只有坚持民生优先,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好处,才是由内而外的美丽。
    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的民生工程日益深化,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线日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