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磊在工作中。
八月骄阳似火,西湖群山蒸腾着白蒙蒙的热气,油锯的轰鸣骤然刺破连绵的蝉噪。尽管热浪滚滚,树林中的园林养护工人们依旧坚守岗位,他们步履坚定,默默守护着这片青山。钱江管理处的胡磊,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已在这片青山坚守了整整30个年头,他和同事们的脚步,早已踏遍西湖群山的每一处脉络。
松材线虫,这种被冠以“松树癌症”之名的森林病害,曾如幽灵般威胁着西湖群山的青翠血脉。胡磊深知肩上的重担,一年四季,他都会带领同事们背负着沉重的装备与药剂,深入十里琅珰、月轮山、南高峰、洋房山、九溪等重点林区,“察看病情”。
这项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靠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灌。每一株松树的救治,都依赖于胡磊与同事们将免疫药剂一次又一次注入树干——胡磊一年需要注射近20000剂,为5000余株松树筑起保护生命的屏障。尤其是夏季的林间,如同蒸笼,密不透风,汗水浸透了工作服,紧紧贴在背上。但只要发现有安全隐患需要处理,胡磊就会立即带上工具和同事们往山上赶。山林的威胁并非只来自病害,绞杀树木的杂藤、高悬头顶的枯枝、摇摇欲坠的危树,每一处都是潜伏的危机。烈日炙烤下,山间作业宛如踏足火焰,但这却是胡磊的工作常态。
清理疫木,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关键,更是胡磊和同事们心头紧绷的弦。面对枯死的松树,他执行着“常年清,常年净”的铁律,严格遵守作业标准:将疫木及所有枝丫彻底清理,集中运至指定疫木处理场,严禁疫木流失,并对伐桩进行除害覆盖处理。
炎热的夏天,这项任务格外艰苦。疫木沉重,山路崎岖,胡磊与同事们需要将砍伐下的疫木分段、捆绑,再肩扛手抬,一步步挪下山。滚烫的暑气,沉重的疫木,每一次弯腰捆扎,每一次奋力扛起,都是对高温与体能的极限挑战。胡磊和同事们在烈日下,一遍遍检查伐桩是否覆盖严密,反复清点疫木数量,确保万无一失。这份严谨,让他们守护的每一寸山林,都杜绝了疫病外溢。
青山无言,湖山有幸,代有来人。人们陶醉于湖光山色,却鲜少留意西湖景区那些穿着工装、背负油锯的园林工作者。
胡磊30年的时光,无声地融入了西湖群山的年轮里。他们的日常没有惊涛骇浪,只有烈日下无声的跋涉、日常养护时专注的侧影。游人在浓荫下乘凉,赞叹西湖山水不朽之美的背后,是无数如胡磊一般的“青山卫士”,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和汗水,浇灌着这片永恒的苍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