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49492940/2025-27664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2-17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 主题分类: | 应急管理 |
针对近期四川省筠连县山体滑坡事故及持续低温冰冻天气,余杭区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三早三防”工作法为抓手,全面构建地质灾害防治立体网络,确保当前及全国两会期间社会安全稳定。
一是早部署强责任,构建联防联控体系。建立“专业+属地+网格”三级包保责任制,由区防指办、规资局联合下发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通知,细化交通、住建等8个部门及12个镇街责任清单。要求严格落实“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排查标准,对管辖和责任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隐患点及灾害易发区内的切坡建房、施工工地、临时工棚、农家乐、养殖场、道路沿线、旅游景区等高风险区域实施“一图一表”动态管理。重点针对去年低温冰冻期间长径线、双洞线的3处历史边坡塌方、落石点和梅汛期新增的12处地质灾害点治理措施进行排查,避免险情二次发生。目前全区共出动1684人,排查点位568处,发现风险隐患2处,均已落实整改措施。
二是早预警强处置,深化智慧防控模式。强化协同联动,构建“气象+地质”双预警机制,在应对2次气象低温橙色预警中,严格落实“联合会商+叫应叫醒”机制,向150余名灾害信息员定向推送预警信息。充分运用群测群防体系和驻县进乡行动的力量,组建镇街巡查队、驻县行动组等12支队伍,对19个重点隐患点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加强日常巡查监测。对已排查出的隐患点,开展“回头看”行动,逐一明确责任人和监测人,确保每个隐患点都有人盯,有人管。对于新发现的隐患点,及时登记造册,落实防灾措施,并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一点一案”,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专家会诊”制度,组织专业部门力量对疑难点位开展现场研判,形成“一点一策”应急处置方案。
三是早备战强保障,打造应急处突闭环。深化运用城市运行联合值班机制,将地质灾害防范作为近期部门、镇街值班值守重点关注风险点。强化信息报送机制,重点时段综合运用实地抽查、电话抽查、视频点检,促进各级值班值守人员在岗在位,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完善"1+4+N"应急体系(1个指挥中心,4支专业队伍,N个联动部门),持续发挥群测群防、地质队员、应急救援、应急测绘“四支队伍”协同防灾机制作用,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预案报送等级在第一时间上报险情,并迅速调动各方资源,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安排4名地质灾害防治专家24小时备勤。储备应急物资5大类27项,预置抢险机械529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