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580267448/2024-007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03-25
发布单位: 市人力社保局 主题分类: 社会保障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
时间:2024-03-25 16:14      来源: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办实事解难事,民生底色更加温暖。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局势,重塑形成“1+4+N”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深化创业带动就业,新成立大学生创业企业1万余家,带动就业1.6万余人,创历史新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8.35万人。千方百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23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近80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71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近587万人,新业态劳动者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3.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第19次连续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市域首次统一调整,每人每月提高20元到350元。用情用力维护劳动权益,完成用工体检企业31765家,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8165人。

(二)激活力增动力,服务发展更加有为。全年共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39.68万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首次突破100家,全年新进站博士后首次超过1000人。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届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均获佳绩。举办“创客天下·杭向未来 2023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第八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首届博士后科创精英赛等重大赛会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提升技工培育成效,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2.3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2.93万人,入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认定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5家。

(三)补短板锻长板,人社治理更加高效。着力打造数字人社,创新打造“就业创业一张图”平台,每日岗位查看量1.6万次,日均投递简历数1000余份。加强基层人社治理,建强劳动保障督导员、管理员和劳动关系协调员“三支队伍”,全力推进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劳资纠纷治理。坚决筑牢安全防线,全面实施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和“警示教育月”活动。组织人事考试26项、服务考生37.5万人。

(四)抓融合促聚合,工作协同更加有力。协同推进三个“一号工程”人社领域创改开,其中,4个项目获全省人社领域改革“最佳项目”;联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成效明显;区域协作务实推进,实现杭州、宁波、绍兴三地居民享受社保卡应用服务155项,赴广元、甘孜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

(五)用真心暖人心,人社服务更加优化。全面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数智服务平台,创新推出全市首个政府部门AI智能客服—人社小灵光,全市建成33家零工市场,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宣传活动165场次,新筹建1家市级产业园,10家机构入选省首批服务业领跑企业和省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

(六)学思想强党性,队伍效能更加提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连续四年对局属单位党组织进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专项监督,扎实开展干部队伍建设综合分析研判,统筹谋划选人用人工作。

二、2024年工作打算

(一)始终坚持“四个自觉”,抓实抓好“四个一”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结合杭州人社工作实际,贯穿全年开展党建文化、调查研究、项目课题、业务清单“四个一”活动。一是坚持政治自觉,聚焦团队塑造,打造党建文化一品牌。深化落实党建工作要求,持续开展“人社文化年”,各个局属单位和区、县(市)人社局打造自己的党建文化品牌,不断提升系统上下和单位内部的凝聚力。二是坚持理论自觉,聚焦难题破解,深化调查研究一课题。立足自身实际、工作挑战和人社领域重点、难点、热点、堵点问题,深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和“理旧账、破难题、开新局”专项行动,践行“四下基层”工作要求。三是坚持历史自觉,聚焦主责主业,谋实项目引领一重点。局机关处室、局属单位和区、县(市)人社局围绕主责主业研究确定一项年度重点项目,以重点项目带动主责主业的整体跃升。四是坚持实践自觉,聚焦争先创优,抓好工作业务一清单。对标锻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的目标定位,实行“清单化管理”,实现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对标对表、落地落实、动态晾晒、奖优罚劣。

(二)全力实施“五大工程”,久久为功锻造杭州人社品牌形象。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全面推进人社领域“五大工程”。一是特色品牌塑造工程。在全市的工作当中打造品牌、塑造亮点、彰显特色,形成有杭州人社标识度、地域认可度、群众满意度、社会美誉度的人社特色工作品牌。二是创业之城打造工程。着眼构建最优创业生态、助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城,以“人间天堂,乐业杭州”为城市就业创业主品牌,以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为总牵引,以“春雨计划”为主抓手,充分发挥人社在就业创业、见习实训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加大就业创业对外宣传推广力度,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化就业服务,让杭州成为年轻人心生向往、人生出彩、情感归属的“理想之城”。三是数智技术迭代工程。充分运用数字经济第一城优势,将数字技术与人社业务充分融合,推出更多实用管用好用常用的应用场景。把“人社小灵光”作为人社数字化改革的主抓手,进行职能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持续迭代升级“就业创业一张图”,实现数据更加贯通、使用更加便捷;健全基金智管,提升技防水平,持续防堵监管漏洞。四是共富社会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建设,深化“扩中”“提低”改革,推动社会保障从“发展型”逐步向“共富型”转型升级。落实新业态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宣贯杭州市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新政策,推进企退老年教育资源下沉,推动异地户籍退休人员纳入常住地街道社区管理和西部区、县(市)退管服务水平与主城区接轨。五是党建作风保障工程。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实施“阳光人社”思享会,不断增进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四个认同”,打造事业命运共同体。认真贯彻人社部门关于加强系统行风建设的各项要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在为民服务上努力做到正作风、提效率、严纪律、树形象。

(三)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全面夯实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石。紧扣人社职能和群众需求,紧盯全省“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项目和全市民生实事等目标。一是就业创业优先行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继续按照“党政主导、立业主线、青年主角、社会主体、职教主培、人社主抓”的思路,持续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就业创业体系,推动就业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强化协同联动新局面。贯彻落实国家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意见和即将出台的《浙江省就业促进条例》,制定我市实施细则,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打造公共服务新模式。在支付宝端、微信端上线“就业创业一张图”综合应用场景,迭代升级“就业创业一张图”2.0版。加快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实施零工市场服务提质增效行动,着力构建线上线下“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完成民生实事新目标按照“春雨计划”要求,通过招聘会、宣讲会、培训会的形式将政策送到高校、企业、学生身边,促进政策落地落实效力。鼓励和支持五大产业生态圈和专精特新企业申报见习基地、开发见习岗位,今年提供大学生见习岗位2万个以上构建风险防范新机制。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精准做好就业预警监测。全链条规范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防范堵塞风险漏洞。二是人才人事赋能行动。创新人才融合发展机制。力争全年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35万人以上,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800名以上,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1000人以上。激活人才要素活力,推进技能人才贯通工作,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贯通领域。探索建立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价条件;继续推进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扩大试点范围和领域。营造引育用留良好环境。实施人才招引、人才服务升级行动,高举“杭向未来”引才品牌,持续优化“四位一体”引才矩阵,落实好“杭帮彩”人才服务机制。拓展海外引才渠道,搭建创客天下大赛、创客同学会等平台,精准招引我市产业紧缺的人才,促进资源对接和海外项目落地。举办杭州博士后科创精英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分群体编制“春雨计划”政策服务清单并智慧推送,实现应知尽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力争新增1家省级、1家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活力。完善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事业单位招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人事考试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平稳组织各类人事考试。三是社保劳保阳光行动。努力让社会保障像阳光一样公开、透明、温暖、普惠。推动社保体系更优化。落实国家、省有关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要求,依法促进和引导各类单位和符合条件的人员长期持续参保,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等积极参保、持续缴费,促进和引导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推动城乡居保制度提标提质,调整城乡居保缴费档次和缴费补贴标准,进一步强化“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探索开展城乡居保集体补助试点,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加快推动二、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探索建立企业人才集合年金、开展各类产业(创业)园区建立企业年金试点,根据上级部署做好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工伤认定,持续推进工伤预防,落实新业态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按要求稳步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推动经办服务更便捷。深入贯彻《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全面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法治化、标准化、属地化、便捷化。推动基金监管更有力。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监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要情报告制度、约谈制度,开展工伤保险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清风行动”,进一步夯实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上下联动”的风险防控机制。着眼数据赋能,建立疑点数据比对核查机制,深化开展社保基金监管“飞行检查”和第三方审计。推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强化企业规范用工服务指导,加强劳动关系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的监督管理,规范特殊工时制度、劳务派遣单位管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开展平台企业联合行政指导和联合约谈,宣传推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书面协议)文本。做好人社领域信访件源头减量、调处化解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率,确保人社领域大局稳定。推动现代人社治理体系构建,推进依法行政,降低人社领域行政争议案件发生率、败诉率,提高争议调解率。推动欠薪治理更有效。抓紧巩固强化全市冬季根欠行动的打法战法,总结经验、压实属地和部门两大责任,确保“三个不发生”,全力打造“无欠薪”城市。四是杭州工匠培育行动。紧扣“三支队伍”中建设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总要求,全面推进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努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能级的“四高”杭州职业能力建设新模式,全年计划新增技能人才7万人、新增持证数字高技能人才7500人。高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政策体系。通过深入实施“西湖明珠工程”(技能平台)、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和推进“新八级”制度等工作,突出人才培养、激励、使用的内涵建设,为杭州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提供基本政策支撑。高质量推动培训评价转型优化。进一步完善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兼顾培训数量和质量并重。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试点推行“一试双证”制度,为技能人才培养做好支持服务。高水平引领技工教育提质增效。推进技工院校的高水平专业群项目,支持我市两所技师学院“省一流技师学院”和一所技师学院“省一流技师学院培育单位”建设。推进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临安校区、杭州萧山技师学院项目建设,提升办学硬实力。优化技工学校合理布局,支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民间资本和社会团体参与技工学校建设,举办技工院校与民营企业校企合作“订单班”“冠名班”70个、合作企业1200家。高能级参与职业技能赛事。健全以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奖牌为总引领,各级技能竞赛为主体,各区、县(市)及各行业技能竞赛和企业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力争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冲击奖牌金牌。五是国际都市开放行动。发挥全市人社系统国际化品牌项目招才引才作用,力争举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150场、创业创新大赛45场;全年吸引5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杭,招引100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参与交流对接。加大海外人才招引。围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继续高水平组织“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和“创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人才品牌活动。加强出海招引人才,为我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搭建对接合作平台。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聚焦巩固拓展帮扶成果,加强东西部对接交流,围绕脱贫群众稳岗就业、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落实就业帮扶政策,进一步提升劳务协作组织化、精准化程度。加强节后外地员工返岗调度,促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有序用工,助力经济一季度“开门红”。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杭甬“双城记”、G60科创走廊等区域交流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社保卡一代卡换发、扩大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建设市级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平台,助力构建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做好社保卡全国“一卡通”各项准备。六是共富共享均衡行动。深入贯彻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要求,深化“扩中”“提低”改革,推动人社领域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着眼发展均衡,围绕中心工作,收集提炼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培育更多具有杭州人社辨识度和改革味的标志性成果。深化“劳动用工一类事”增值化改革,延伸拓展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增值服务。推进“法治人社,护杭共富”法治宣传品牌创建,形成具有人社辨识度的法治宣传矩阵。着眼区域均衡,推进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构建,落实社会保障领域补短提升项目,推动人社领域均衡发展。按照“新农人”培育行动要求,开展适合农民就业创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配合完成乡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任务。继续办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全市域就近体检等市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着眼收入均衡,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评估调整,加强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调控,扎实推进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打通“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共富链条。健全企业薪酬调查与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调查数据分析,编制并发布企业薪酬调查信息,为企业合理确定劳动者工资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