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四序
时间:2023-05-05 10:40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2.jpg


远眺西湖。


西湖的美,美在湖山秀丽,美在人文厚重。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西湖的游客量一度位居全国景区榜首。越来越多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杭州,领略马可·波罗眼中的“天城”“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城市”。

作为浙江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文”与“人”相结合的“人文”优势,正丰润滋养着杭州,不断刷新浙江发展高度。

西湖既是“自然造化”的奇迹,又是“人工雕琢”的精品。

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当年11月2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杭州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西湖。

当时的新闻报道中这样写道:杭州的灵魂是历史文化名城,精华所在是西湖……“西湖西进”以及整个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是一项德政善举、得民心之举。

定音鼓就此捶响。3天后,“西湖西进”建设工程开工。

数月后的2003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浙江实施“八八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2003年9月27日,习近平同志视察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这样说:“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尽最大努力予以保护。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和建设,通过适度开发和建设来实现更好的保护。”

从那时起,习近平同志就已将西湖的保护与开发提升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他的理念与要求,为日后西湖的申遗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申遗还是长远保护,西湖都需要一个系统的、理性的、有说服力的诠释。而“八八战略”正是这样一种长远的、全局的精神指引,诠释着西湖的春夏秋冬。


从十年综保到大美西湖

西湖的发展演变是一部漫长而精彩的大书。

如果说,历代疏浚治理是为西湖之美埋下伏笔,那么始于2002年,长达十年之久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无疑翻开了西湖之美的崭新篇章。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保护是第一位的。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始终坚持“生态第一,保护优先;突出文化,传承历史;以民为本,还湖于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后来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建筑整治……连续十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现西湖水“一月一换”,水质得到全面改善;保护修缮、恢复重建了1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格局得以保护,“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

这十年,也是杭州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随着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向纵深推进,西湖景区内的一大批专题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建成。其中以杭州西湖博物馆、盖叫天故居纪念馆等新馆的筹建和老馆的扩建最具代表性。

“杭州西湖博物馆的筹建最为艰辛。”时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的卓军,参与筹建杭州西湖博物馆,负责展陈工作。他至今都记得当时的要求:用一年多时间建成一座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国内第一座湖泊专题类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

“从组织编制陈列大纲、确定方案、设计施工到全方位征集文物展品和相关资料都殚精竭虑、层层把关。”博物馆开放前的最后几天,所有泥工、水电工、油漆工、木工、设备安装工等现场施工人员及布展人员日夜守在现场,才确保了博物馆如期对外开放。

令人欣慰的是,杭州西湖博物馆尽管筹建时间很短,但很有特色和品质,不仅建筑半隐于地下,与环境融为一体,而且展陈内容和形式也很有看头,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

而事实上,参与杭州西湖博物馆的筹建,只是他在西湖综保工程中的一部分工作。卓军主要负责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陈策划、楹联匾额、导览标识等工作。“这期间,得到了无数来自官方或民间的热心人士的帮助。它是一切关心和爱护西湖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卓军感慨。

正如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曾评价的:“从‘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时代迈入‘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钱塘江时代,这不仅是杭州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转折,也是西湖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跨越,为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观光景点到世界遗产

“如果说杭州是一首诗,那么西湖就是这首诗的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微博上发了这样一句话。

这一年的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

走进杭州西湖博物馆,或许能窥见西湖申遗的脉络。

在大厅内,巨大的沙盘模型立体展示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

展厅另一侧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西湖历代浚治过程。“这是我们杭州西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展柜里的《清乾隆西湖行宫图》,是唯一一幅流传至今钤有乾隆御玺的西湖行宫图,全长9米多,采用传统山水画法,以鸟瞰的形式描绘了乾隆南巡时驻跸的西湖行宫及游览的各景点,并标注了行宫与各景点的具体方位和距离。

“此图在西湖申遗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馆长潘沧桑介绍,“图上描绘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格局,其中的景点和位置标示与现在的西湖景观能够一一对应,实证了西湖至少200多年来都保持着原真的格局,体现了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时把杭州西湖博物馆作为第一站,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考证此图。”

在“西湖题名景观”展区,“西湖十景”的缘起与传承被如诗如画地展示,这是中国古代风景名胜景观设计手法“题名景观”之作,为西湖景观的精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大名鼎鼎的“西湖十景”是南宋宫廷画师们从难以计数的湖山美景中凝练出的,十景题名蕴含了生动、静谧、隐逸等审美主题,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山水美学。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人与自然的结合”。

“西湖与遗产有什么关系?”浙江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原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陈文锦认为在西湖申遗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价值提炼。事实上一直到2009年,西湖申遗一直在申报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上有争论:“最后西湖认准了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分支——文化景观,才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国内首次主动以文化景观类型来申报的项目。

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这是西湖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陈文锦说。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

“经过大规模的综合保护,西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明显上了一个台阶。”陈文锦说。


从还湖于民到美美与共

西湖是杭州人的西湖,也是中国西湖、世界西湖。

“西湖申遗不是目的,保护西湖、造福后代才是目的。”这句话被反复提及。

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做出了“六个不”的承诺:“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等。卓军感慨地说,其实“还湖于民”才真正是西湖综保的真谛,这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超前的决策眼光。

十二年来,杭州用多个“第一”证明了自己是保护世界遗产的“先行者”——

2011年7月,成立全国组建速度最快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2012年1月出台《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填补国内文化景观专项立法空白;2014年提出国内首个规范景区业态的《西湖风景名胜区业态提升规划》;2020年管委会机构改革时,机关内部设置了文物遗产局;自2020年起,将6月24日设立为“杭州西湖日”……

更多现代化的技术用于西湖的保护——

在六和塔上采用光纤光栅实时监测与传统的精密变形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这在全国古塔保护监测手段上尚属首例;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对景区各区域客流实时监控;对特色植物分布情况、生长情况等进行监测管理;越来越多的沉水植物成功栽种在西里湖、小南湖、北里湖等区域,高颜值的“水下森林”已经成为西湖的独特风景……

遗产保护并未影响城市发展,反而促进了城市发展。各类文旅融合活动越来越丰富,杭州“人间天堂”的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事实上,从申遗成功开始,要重新定位的,从来不是西湖本身,而是人的理念。

“文化景观在保存状态上具有‘有机演变’的特性,因而成为世界遗产,对西湖的保护与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湖的柳岸花堤、池亭水榭,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都是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我们要一边保护她、一边传承她。”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所长华芳,正在同事们合作编制新一轮《西湖世界文化遗产规划》修编,这正是站在未来、破解当前的新问题新诉求,谋划未来更理想的城湖关系。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西湖更应该被当作一个给人以启迪的地方,而非单纯的公园。”对此,华芳深以为然。

世界遗产可以和城市生活相得益彰,成为人们能共享的生存空间,让人们能够在实践中、在感受中了解真实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或许是西湖留给世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