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有约·民主汇 广聚民意惠民生
时间:2023-01-18 11:24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5.jpg


2022年5月20日,“天目有约·民主汇”启动仪式在临安区市民中心举办。


6.jpg


为舒霞丽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评价。


7.jpg


为舒霞丽代表通过“智慧人大”App提交建议。


8.jpg


板桥镇人大代表参加直播带货活动。


9.jpg


岛石镇新二村2997路公交车延伸路段开通运行。


10.jpg


於潜镇“天目有约·民主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


固定日+全天候 让“民呼我为”一直在线

“这个月的20日,我们专门来这里参加活动,向代表反映一下问题,希望能有帮助。”2022年9月20日,来自临安区锦北街道龙马村的老钟夫妇来到锦北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天目有约·民主汇”活动。他们反映的问题是农业设施用房和生活用房没有配备到位,导致粮食储存和粗加工没有场地。参加接待的代表在了解、核实相关情况之后,第一时间连线街道区域发展办和有关部门,详细询问用房未配备到位的相关原因和龙马区块农业配套设施用房相关政策、申请流程,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钟夫妇现场作了信息反馈和政策解读。随后,在驻站代表的帮助下,龙马区块农业配套设施用房申请以最快速度进入审批流程,并在短期内获得了批准。“感谢代表!进站参加这个活动,这么快就解决了我们的老大难问题,真是太好了。”老钟在知晓申请通过时,十分高兴。

2022年以来,临安区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结合临安实际创设了“天目有约·民主汇”工作载体。自5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临安区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阵地,聚焦常态化、品牌化,把每月20日的“天目有约日”作为活动“固定日”,集中组织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开展意见征集、督政议事、政策宣讲等主题活动。

“以前,知道有代表,也知道有联络站,但是不知道哪个最近,哪个最方便找,现在网上可以找‘码’,村委那边也找得到‘码’,扫一扫就一清二楚,反映起问题来可方便多了。”临安区太湖源镇白沙村村民小汪说。而他口中的“码”,就是“联络站活动码”和“代表码”。自从开始使用扫码反映问题之后,身处农村的小汪找代表的时间和距离大大地缩短了。

为推动民意征集全天候,在“固定日”接待活动之外,临安区人大常委会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开发运用“联络站活动码”和“代表码”,全区1068名区镇人大代表及277名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信息全部亮在网上、亮在代表联络站、亮在选区,打破代表和群众沟通的地域、时间壁垒,让群众随时通过扫码就能找到信赖的人大代表。

“构建固定日选民接待+全天候意见收集的运行方式,是确保基层单元功能得到切实发挥,真正实现‘民呼我为’一直在线的有效手段。”临安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全区各个联络站已收到群众反映的涉及道路改造、环境整治、城市绿化等事项5190件,其中已办结5107件,一周内完成答复占比98.4%,有效提高了代表参与社会治理、为民代言的获得感。


一键直达 跑出民意处理“加速度” 

近日,临安区岛石镇新二村的老百姓自发放起了鞭炮,好多村民喜笑颜开、欢呼雀跃,原来是当地老百姓在庆祝2997路公交车延伸路段开通运行,困扰当地百姓出行难的一大问题得以解决。

在前些年,岛石镇至新二村的2997路公交车,由于道路限制,只通到新二村小坞口,小坞口至孙家岭脚路段沿线的村民们出行只能依靠私人交通。随着近年来农村“四好公路”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新二村小坞口至大坞头路段的道路已经拓宽,可以满足公交车运行。当地村民对这一路段的公共出行需求也日益强烈。

临安区人大代表、新二村宣传文化员舒霞丽在平时走访群众和进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到村民们这一出行诉求,立即对路段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在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后,通过“智慧人大”App“民意直达”栏目,向区交通运输局提交了“延长2997路公交车运行路线”的建议,区交通运输局收到系统提交的建议信息后,第一时间研究,并及时回复代表,在实地调研和充分论证后采纳了该建议。

“应该说,临安数字化改革工作的成果促成了民意的快速直达,政府部门的处理也很高效,及时回应了群众的诉求。”随后,舒霞丽在App建议办理的代表评价这一栏给出了“满意”。

在“天目有约·民主汇”启动、推广以来,临安区人大常委会深化民意直达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将“智慧人大”App“民意直达”栏目进行升级,打造了“天目数智·民生小事云直达”品牌。基层单元应用场景和“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数据相互打通,代表反映问题和提交建议全部实现了“一键直达”相关部门。部门的民意处理也更加高效,建议的回复、办理以及后续的满意度测评结果都实现了可视化。

“数字化改革的成效最终还是要应用于实际,我们希望通过建设、推广数字化应用场景,以数据流改造提升业务流,实现群众一码找代表、代表一键‘秒’部门、部门一线抓落实,持续擦亮‘天目有约’数智应用的品牌特色。”临安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基层单元建设的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运用系统化思维、数字化手段,着力构建“1+2+2+N”数字化应用体系,在承接省市人大基层单元场景架构设置基础上,增量开发应用新场景,通过完善一舱、两码、两端和N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建立了全区互联互通的数字联络站系统,加速民情民意线上分流处理,提升代表意见建议处理效率。


民情观察员 延伸民意汇集触角 

“家人们,今天带来的首款产品就是你们心心念念的白杨梅,颗粒饱满、肉质厚实,汁水满溢……”2022年5月30日,在临安区板桥镇葱坑村的杨梅基地里,一场“云上”杨梅开摘仪式火热开展。杨梅是葱坑村的特色产业,村里有杨梅山1050余亩,杨梅树27300余棵,大棚杨梅基地20余亩,杨梅专业合作社4家。凭借直播带货的形式,2022年葱坑村杨梅的销量令人欣喜。

而在前不久,好几位葱坑村从事杨梅生产的村民还在担忧:“杨梅有病害,收成不好,而且杨梅本身采摘时间短、难储存,怕是会影响销量哦,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板桥镇民情观察员、镇人大代表吕准在上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在进行情况核实、收集、整理后,第一时间向镇人大进行了反映。

随即,一场围绕解决杨梅农户面临困难的“天目有约·民主汇”活动在板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村民代表、镇农业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葱坑村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讨论,并最终确定了解决方案。为防止和减少杨梅病害,板桥镇特邀浙江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开方子”,在专业的指导和救治后,把杨梅损失控制在了最小的范围。而针对存在的销量问题,则专门特别邀请了拥有较多粉丝量的返乡青年“农大大”直播团队进行现场直播。值得一提的是,镇上对杨梅种植、生产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大代表也都参与到了直播带货的活动中。

“我们作为民情观察员和人大代表,就应该常常走到老百姓身边去听听实际困难,努力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办好。”板桥镇民情观察员、镇人大代表吕准说。类似这样从民情观察员收集、反映群众诉求,到开展天目有约活动、推动问题解决的案例在临安已经屡见不鲜。为延伸民意汇集的触角,推动天目有约活动更“接地气”,临安全区选聘了400多名民情观察员,他们着重以“上门问诊”的方式收集社情民意并进行上报。自队伍建立以来,已经搜集有效信息780余条,均由镇街人大进行梳理分析、分类交办,有效提高了民意汇集的覆盖面。


共商共议 汇聚民智解民忧 

临金高速是省级重点建设工程,是一条连接临安至金华的浙皖重要通道,自开工建设以来就备受群众关注。2022年5月20日,在“天目有约·民主汇”正式启动当日,於潜镇人大就组织辖区内的区、镇人大代表们,在实地踏勘临金高速潜川互通区块和部分小三改工程现场的基础上,在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了“天目有约·民主汇”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与高速沿线的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察民意、聚民智,在共商共议中做好临金高速於潜段项目建设的后半篇文章。

“2号桥下面的河道没有盖板,老百姓没办法通往林道,需要对藕兰坞到坞范安置点300米路进行浇筑。”“昔口到南山段新拓宽的道路没有硬化,道路坑坑洼洼,村民出行极不方便,建议在高速建设过程中实施相关道路硬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村里的机耕路有工程车经过,路基都被压坏了,存在安全隐患,相关部门要研究解决方案。”“施工方占用红线以外的田地进行施工,应该提前跟老百姓说,做好协调工作。”活动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来自高速沿线三个村的群众代表,参会的区、镇人大代表纷纷提出意见建议,参加活动的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代表现场给出答复、作出保证,打消了村民的疑虑,也有效推进了整个工程顺利有序地落地惠民。

不仅是临金高速,去年8月20日,为保证329国道玲珑至於潜段改造提升工程的顺利推进,於潜镇人大在观山村召开“天目有约·民主汇”接待活动。区镇人大代表、镇交通办、村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建设单位负责人均参加会议。活动中,群众、代表畅所欲言,共提了15条意见建议,均被吸纳、整合进了实施方案中。

去年以来,临安区以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临安样板为契机,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重大规划,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突出代表主体作用,“遍地开花”地开展“天目有约·民主汇”活动,约选民群众问需问计、约政府部门问策问效,最大程度地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快速精准找到“最优解”,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事”。截至目前,全区各个联络站已组织代表集中接待选民173次,召开部门约见会323次。区、镇(街)党政主要领导进站396人次,征集并办理意见建议33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