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宋迹”第四期,寻访南宋名臣遗韵
时间:2022-07-01 11:03 来源:都市快报 浏览次数:


朱熹在昙山的第二次题刻


上周,我们讲了西湖区的好几座古桥、古寺,它们都与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有关。历史人文作家、浙大城市学院人气讲师邵杨串联了赵构被金军一路追逐南下、最终在杭州建立都城的故事。

邵杨说:“一个王朝的气象当然不仅只体现在皇帝一个人身上,所以我们的寻访,至少,也要知君知臣,才算得上完满。”

本周,“西湖宋迹”第四期,在西湖区的各种旧日留存里,我们来看一看南宋的名臣们,找找他们的宋代遗韵。

欢迎下载橙柿互动App,进入“杭州”频道的“橙柿讲坛”专题即可;也可以在喜马拉雅、蜻蜓,直接搜索“都市快报”官方号收听。记者 韩晨柯


杭大路西侧小河上的道古桥 是南宋数学家秦九韶造的

本期要讲的第一位南宋名臣,是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字道古。他的著作《数书九章》,开创了诗文结合、四言标题、九章八十一题的“九章写法”,通篇既有音乐与文学的节律,也有精深玄妙的数理,可以说,是在用诗的语言给大家上数学课。

南宋嘉泰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夜晚,临安城里发生了南宋时期最大的火灾,许多官员的家宅都烧毁了,于是包括秦九韶父亲在内的官员们开始集体搬家,到了目前的西湖区。

秦父去世后,守孝的秦九韶看到周围河流环绕、港汊纵横,桥梁数量却严重不足,百姓日常生活交通出行十分不便。于是,他干脆自己设计、建造了一座石桥。

一开始,他叫它西溪桥。而现在,它已经改名叫道古桥,就在西湖区杭大路西侧的小河上。这“道古”二字,就来源于他的字,秦道古。


朱熹两次在昙山题刻

一次大喜,一次大悲

第二位南宋名臣,是理学大家朱熹。他编注的《四书章句集成》,成了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

南宋宁宗韶熙五年(1194年)8月,朱熹受到推荐,从湖南来到杭州,担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做宋宁宗的老师。

他带着弟子进京途中,心情很好,路过现在西湖区双浦镇的昙山,看到山秀石奇,刻下:“颓然见兹山,一一皆天作。信手铭岩墙,所愿君勿凿”。意思是,我已经年老了、衰颓了,却有幸见到这样的山,觉得它像是天神造就一样好看,所以我随手在山岩上题写了诗句,希望大家别学我啊,别乱题乱刻。

在向皇帝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同时,朱熹也一门心思地希望匡正君德、限制君权滥用,甚至对朝政也多有批评。在朝仅46日,朱熹就被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返回曾任职的福建时,他第二次路过昙山,写下“周览岩壑之胜,裴回久之”——我要南归了,我环绕着这秀美的山林游玩欣赏,久久不忍离开。

不忍离开的,应该不只是山林郊野,还有心中没能实现的那一份政治理想吧。

两年后,朱熹因“庆元党争”,被当权宰相韩侂胄等罗列罪名、刻意抹黑。他的学问被斥为“伪学”。1200年,他在一片风雨飘摇里去世,无人敢去吊唁他。辛弃疾去了。他称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谁说他死了,他的人格魅力,永远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