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9月换届以来,农工党杭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在中共杭州市委和农工党浙江省委会的领导下,在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团结带领全市农工党党员围绕中心大局,认真参政履职,为杭州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做出积极贡献。市委会获农工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优秀地市级组织”“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0周年优秀地市级组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先进集体”,并连续三年获“定点扶贫大方县先进集体”,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中国红十字会奉献奖章”等。
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不忘初心、凝聚共识。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周年、农工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历史时刻,纵深推进“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同心筑梦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部署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念信念。1000余位(次)党员参加了农工党中央和省委会、省市委统战部开展的各类学习纪念活动,完成25个理论调研课题,600篇(次)报道见诸各类媒体。
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履职尽责、实干担当。领导班子参加各类协商会50余次,就我市重大决策坦诚建言。成立市政协农工党界别小组委员工作站,加强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工作,拓宽重点调研领域。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我为十四五规划献一策”等专题履职献策活动,各领域建言有新突破。共完成71篇调研报告,36个集体提案被列为省市政协大会发言,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000余篇。43篇(次)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得到72位(次)省市领导批示,3篇调研报告获农工党中央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提案奖,1篇调研报告被选为市政协全会建议案,2篇调研报告获评“市政协成立65年来有影响力重要提案”,8篇信息被评为“杭州市人民好建议”。党员中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议案、建议、提案357件。党员领衔的《关于设立“良渚文明日”或“良渚文明日”的议案》,促进了“杭州良渚日”的诞生。
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夯实基础、激发活力。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民主生活会制度,有效发挥市委会监督委员会党内监督效能。统筹建设13家“农工党党员之家”,完善星级支部考核制度,创新推动基层组织工作规范化,得到农工党中央高度评价。推进基层组织换届以及区划优化调整涉及城区组织调整,优化党员队伍界别和年龄结构。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各级组织107个,党员2039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市委会连续被评为“杭州市级文明机关”“节约型机关”。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多名党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全国最美中医、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医药卫生科技奖、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卫生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工匠、以及市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彰显特色、为民惠民。新冠肺炎疫情初期,3名党员驰援武汉,党员中600余名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坚守岗位。据不完全统计,各级组织和党员捐款捐物1300余万元,“农工党杭州市委会红十字同心·前进专项基金”筹款160余万元,定向用于疫情防控。8次赴贵州、湖北开展助医、助学、助教及就业帮扶,筹资30万元为贵州省大方县、湖北省恩施州55名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先后赴永昌镇、王阜乡、益农镇、板桥镇和天目山镇开展“百千万”蹲点调研、“联乡结村”帮扶及“六送”服务等,受益群众6000余人(次),捐助帮扶资金和物资66万余元。打造三大社会服务基地,提升“爱心工程”进“高墙”和市社会福利中心、“希望工程”进建德世哲希望小学等项目,深化农工党中央“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和新农村建设服务点——临安徐村“三室一园”建设,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