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丨杭州萧山楼塔镇:一条楼塔溪 泱泱千年情
时间:2021-03-01 22:18 来源:学习强国 浏览次数:


一溪清水向东流 寿健 摄


一条楼塔溪,泱泱千年情。

东晋名士许询在杭州萧山县城居住一段时间后,一路往南。他到达楼塔(古称仙岩)时,环顾四周,见风光旖旎,山幽涧碧,松竹修茂,四季翠绿。他惊叹,“这才是我苦苦寻找的地方”,便在风景秀丽的仙岩山隐居下来,从此没再离开。

许询代表了东晋个性文人,无疑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名气太大,大到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所以他归隐仙岩这一消息很快就被人知晓了,于是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奇特的“仙岩文化现象”,仰慕许询才学的各路文人骚客蜂拥而至。他们几乎都是沿着同一路线而来,那就是逆溪水而上至仙岩山。

仙岩因许询留下了最初的文化源头,也给蜿蜒的楼塔溪注入了文化力量。



美丽乡村·古韵楼塔 寿健 摄


因为许询,仙岩山成为当时的名山。这道风景就像历史与文化的一次邂逅。这些当时远近闻名的文人们,淡泊名利,聆听着仙岩山下的溪水流淌之声,应和着山间的风声。在朝夕之间,晨露晚霞,僧寺钟声,奏响人生的得意华章。这样的景象在许询离世多年之后,依旧如故。

溪水潺潺,人来客往,静寂古镇因此而变得热闹起来。楼塔溪水清鱼欢,是山民们获取生活来源的有功之溪。他们依山建造居所,依水获取生存空间。一条楼塔溪,滋养了两岸的人民。

孟浩然、温庭筠等诗人也到过仙岩山,他们仰望仙岩山,饮着“灵之溪水”,如同向许询当面讨教似的。

仙岩之行,犹如浙东唐诗之路上一条不引人注意的分支,静悄悄地诞生,静悄悄地进行,静悄悄地传承。或许,山水相依,仙岩山的秀丽与峭壁,楼塔溪的清澈与奔流,相映而成的这幅画卷,正好是诗人们心目中的精神家园,而许询则是这个精神家园的主人。



楼塔溪洲口桥上的牌坊是通往沪杭甬绍的大门。 寿健 摄


到了明代,楼塔人楼英沿着楼塔溪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他成为明朝的御医,一生行医,成就大名。年老之时,楼英回到故乡,寓居于楼塔溪畔。医者仁心,他的妙手回春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神仙太公”。其所著《医学纲目》(四十卷),对于李时珍撰著《本草纲目》有着很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至今还对老百姓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晚上伏案疾笔时,耳畔传来的溪水流动之声是最好的陪伴。他走出寓所,沿着溪岸踱步,这些不徐不疾的溪水如同无数根神经在他眼前呈现,他微微地伸出手指,仿佛搭住了溪水的脉搏。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传承人正在演奏。 楼飞华 摄


除此之外,楼英还带来了宫廷音乐《细十番》。《细十番》的悠扬与生动,配上楼塔人的刚性,如同一次完美的结合,因此传承至今。《细十番》的传承与楼塔溪的长年流淌相依相偎,如同乐章的两个声部,也因此催生了楼塔一地的民间文化艺术,各种人才层出不穷,让楼塔成为萧山文化历史极为厚重之地。这也是许询归隐形成的仙岩文化的再次延续。



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穿行的民俗游队伍 寿健 摄


楼塔溪的前世今生就像一曲歌谣,在历史的进程中历经千年风雨,有激昂,有低沉,有婉转,也有呜咽。而弹奏这首歌谣的人们则用勤劳与勇敢跨出了前进的脚步。

萧山最南的千年古镇,用最踏实的步伐开始了一次变革。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让楼塔溪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