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专栏 > 重要专题 >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 六稳 > 稳投资
市财政局多措并举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有效保障“六稳”“六保”工作
时间:2020-08-22 11:01      来源: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财政局深入分析疫情对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的影响,坚决贯彻“过紧日子”各项政策措施,按照“保重点、调结构、强统筹、守底线”的工作思路,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全力保障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一、保重点。集中财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各项工作,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到刀刃上。一是重点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医疗物资等重点支出,确保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二是重点保障打赢经济发展总体战。聚焦“1+12”惠企政策,全力抓好政策兑现,为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和员工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综合运用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政府产业基金、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强化财税政策与产业、就业、金融、投资政策的协同,通过财政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对冲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二、调结构。按照“总量不变”原则,大力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压减资金集中用于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一是减支出。2020年市本级支出预算对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按照“三公”经费压减5%以上、部门预算压减整合10%、专项资金压减整合20%”的标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2020年起对市级政府主导型重大会展活动按退坡政策逐年递减安排预算,鼓励向市场主办转型。全市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130亿元,集中财力支持“六稳”、“六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二是挖潜力。及时收回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和急需支出。加大暂存暂付性款项清理收回力度,严控新增暂付性支出。

三、强统筹。强化全市一盘棋,着重加强“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安排三本预算。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力度,加大存量资金资产盘活力度,加大上级转移支付和本级预算安排、债券资金和预算资金的统筹力度。二是统筹把握收支两端。深入分析当前紧平衡收支形势,主动对接、及时掌握落实有关政策情况,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确保全市财政收支在合理区间平稳健康运行。三是统筹保障惠企政策兑现。强化市区县两级联动,打造财政“云直通”品牌,加强政策解读、提升政策服务,着力抓好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地工作,重点保障和推动“亲清在线”平台深化运行和“1+12”惠企政策、人才新政、社保费减征等政策落实落效。四是统筹资金促进投资。抢抓重大政策窗口期,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截至8月底,我市共争取新增政府债券324.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80.1亿元、专项债券244亿元,比2019年增加60.6亿元,增长23%,重点支持城镇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重点领域建设,保障有效投资资金需求,支持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等各项工作。

四、守底线。全市各级要切实履行财政管理主体责任,坚决兜牢底线,确保不发生财政运行风险。一是“三保”底线。强化区县(市)主体责任,优先安排“三保”支出,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三保”能力,加强政策解读、财政服务,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二是政府债务风险底线。落实“三个不得立项”要求,开展政府投资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评估,稳妥有序推进隐性债务风险防范。三是资金安全底线。建立健全疫情防控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和绩效评价,规范资金审批程序,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四是收支平衡底线。在不执不扣执行大规模阶段性社保费减征政策的同时,密切关注基金收支变动,加强运行监测、情况预判和适时调控,着力防范基金风险。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合理把握好收支盘子,深度挖潜,提高绩效,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和平稳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