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24/2018-2395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8-07-19 | |
发布单位: | 市民政局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减灾 |
民进市委会:
贵委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社区工作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在维护基层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按照规范化管理、职业化发展、专业化提升的建设方向,不断深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不断提升。2017年,针对社会形势的新发展和居民群众的新需求,结合加强城市基层党建之机,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1+3”课题调研组,由王宏副市长牵头,我局联合市委组织部、人社局、财政局,开展了“深化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课题调研,起草了《关于深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前,该《意见》已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并原则同意。贵委提出的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为我们着力破解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难题,进一步完善和出台《意见》提供了很好借鉴和参考。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进制度建设
我市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和创新发展。2008年,市委领先全国出台了和谐社区建设“1+4”文件,创新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社区管理新体制,明确了社区工作者的职数配备、岗位现职和薪酬标准,为我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关于建立社区工作者长期服务社区津贴制度的通知》《关于优化杭州市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规范了社区工作者招聘录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福利待遇等制度。在今年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明确了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定义、职业序列,并对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定位、选聘录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薪酬保障、职业发展等六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进一步提高薪酬待遇,稳定人才队伍
社区工作者的稳定,需适度的待遇留人。作为社区建设的牵头部门,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先后4次出台社区工作者待遇标准的文件,优化工资结构,提高薪酬待遇。尤其是2016年,出台了《关于优化杭州市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推行薪酬绩效改革,鼓励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有了新的提升。据统计,2017年我市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为人均7.81万元/年,比2016年提高了22.6%。今年,又进一步完善了对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动态调整机制,明确“专职社区工作者工资平均基数按照上一年度当地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至1.4倍的标准确定(按规定由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单独核定、单列预算),形成动态调整和正常增长机制”,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获得感。
三、进一步健全职业化体系,提升发展空间
在《意见》中,参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三岗十八级”的薪酬体系。将社区专职工作者按岗位等级、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专业职称和绩效考核等因素,确定薪酬等级。“三岗”是指将专职社区工作者岗位设为社区正职、社区副职和其他人员三类;“十八级”是指按照专职社区工作者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专业职称等条件设置1至18个等级,社区正职为7至18级,社区副职为4至15级,其他人员为1至12级。同时,进一步拓宽了社区工作者的发展通道:一是通过竞争性选拔等方式把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街道(乡镇)领导岗位,区(县、市)党委每届任期内选拔数量一般不少于所辖社区总数的5%。二是区(县、市)在招录街道(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时,市直单位在招聘与基层关系密切的事业编制人员时,应拿出一定名额面向优秀专职社区工作者招录,其中,城区面向专职社区工作者招考事业编制人员数,不低于当年本地事业编制人员总招聘计划数(教育、卫生等专业人员除外)的10%。三是注重从连续任社区主职满5年、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招聘)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职业荣誉感
为深化全社会对社区工作者职业的认知程度,我市利用国际社工日、社区工作者节、优秀社工案例评选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广泛宣传社会工作的思想和理念,推动社区社会工作发展,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抓好社区工作者先进典型和案例的宣传,注重从城乡社区选树“最美社工”、社区工作领军人才,对政治过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广泛、持续、深入的典型报道和事迹交流,展示广大社区工作者的职业风采,树立职业新形象,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五、进一步强化岗位培训,提高社工能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培养,将社区工作者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开展市、区、街道三级分层分类的培训。遵循分层分类的培训原则,市财政每年投入140余万元定期举办社工继续教育培训班、实务高级研修班、三社联动培训班等七大类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务”的方式授课,培养社工实践技能、服务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不断搭建社区工作者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开展“本市学”“跨市学”和“出境学”,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丰富社区工作者视野。通过上挂、轮岗、横向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拓宽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思路、锻炼工作能力、挖掘工作潜力、提高综合素质。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关爱、生活上关怀的理念,扎实做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选、管、培、爱、稳”五篇文章,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会服务、善治理的杭州基层铁军排头兵,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奠定坚实基层基础。
感谢贵委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民政局
2018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