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04/2018-2394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商务商发〔2018〕144号 | 成文日期: | 2018-06-07 |
发布单位: | 市商务委员会(杭州市粮食局) | 主题分类: | 商贸、海关、旅游 |
徐祖德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护和振兴杭州老字号立法的建议》(33号)收悉,感谢您对老字号立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委主办,市法制办、市市场监管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老字号是社会发展所孕育的民族品牌,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和服务,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形成良好的信誉品牌。老字号与我市的城市文明相伴而生,共荣共衰;历经风雨沧桑的老字号是城市变迁的见证,是城市文化和民俗的融合者及工商业文明的重要载体。老字号立法工作是老字号传承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委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您的建议为我委推动此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帮助。
一、杭州老字号发展概况及我委所做的工作
2006年商务部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以来,我市十分重视老字号工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协会推动力、创新发展力”四力合一的杭州老字号发展模式。
(一)老字号的数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杭州市经各级政府部门保护认定的老字号企业共有170家,其中中华老字号39家、浙江老字号170家、杭州老字号156家。涌现出杭州胡庆余堂、楼外楼、张小泉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大影响力的老字号。如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通过参加政府公开招投标,以绝对优势获得竞标成功,被市政府指定为G20峰会用品供应商,公司提供的10款扇品均成为G20峰会纪念礼品。如楼外楼集团,圆满完成了G20峰会配偶午宴的接待保障工作,得到各国贵宾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二)杭州市老字号发展模式创新试点有效开展。支持老字号入驻第三方平台,在淘宝网特色馆上推出老字号专区,杭州老字号入驻特色馆的商家数已达29家;2017年,特色中国杭州馆进行老字号宣传次数达30余次,宣传渠道共6种,曝光量达85万余次;杭州馆组织老字号非遗商家团4月参加颐和园文创展,即北京颐和园发起“造梦西湖”主题活动,杭州特色馆商家携带开发出的颐和园系列文创产品小样,参加了颐和园第二届文创产品展,特色馆商家分别与颐和园就IP授权、线下展示和线上销售签订合作框架,探索颐和园IP与杭州老字号品牌市场化合作渠道,共同开发文创产品,宣传推广杭州老字号品牌和产品,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特色馆联合阿里巴巴平台,面向已经开放颐和园系列产品的商家,组织众筹和传播活动,旨在重点推进产品创新,提供创新思路和新零售发展趋势。
(三)“杭州老字号”企业进社区公益服务活动深受欢迎。2017年组织“杭州老字号”企业进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的二十个社区公益服务活动20余次,参与老字号达100多家次以上,参与企业达400家次,实现促销营销收入100余万元,直接服务及受惠老人达2万多人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健康咨询、义诊、推拿、眼镜清洗维修、酒类保健及鉴别、大米养生及鉴定、居家养老咨询等,深受社区及广大老年人欢迎。参加进社区品牌宣传、促销服务活动的企业分别有:胡庆余堂、王星记、毛源昌、致中和、张小泉等五十余家企业。
(四)杭州都市经济圈四城市(杭州、嘉兴、绍兴、湖州)老字号产品展销展示会成功举办。去年4月29日至30日,“重拾老字号,品味古文化”老字号品牌文化展暨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地老字号品牌产品展销会在拱墅区小河路306号杭州D32时尚购物街区举行。本次活动将传统文化与老字号市集融合,加入公益服务和文化娱乐互动节目,向人们展现了老字号独有的魅力。12月2日至3日,在水晶城举办“重温南宋遗风 品味老字号文化”杭州都市商圈老字号年味节,胡庆余堂、楼外楼、王星记、孔凤春、张小泉、丁莲芳、咸亨酒店、公泰和等近四十家知名老字号企业参加,吸引了万人驻足逛街。
(五)老字号动态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加强“老字号”企业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商务委将视情提请上级部门撤销“老字号”称号,收缴证书、牌匾: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老字号”称号的;擅自改变“老字号”所认定的使用范围,经责令限期改正,仍不改正的;利用“老字号”称号,粗制滥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情节严重的;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严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伪造、涂改、复制、出借、出租、出售“老字号”证书、牌匾、标志等证明文件的;其他严重损害“老字号”称号的行为。二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对侵犯“老字号”知识产权的行为,市商务委将通报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采取相关措施。三是加强企业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杭州市“老字号”档案系统,对每一个已认定的杭州市“老字号”企业单独建档,收集完善各类信息,实施动态管理。杭州市“老字号”企业须每年3月底前向市商务委提交上一年度经营情况的报告。未按规定报送年度经营情况报告的,经要求整改而6个月未改正的,或者连续二年无生产经营的,由市商务委报市政府同意后,收回“杭州老字号”称号和证书、牌匾,并予以公示。
二、推动老字号立法工作开展情况
从2017年7月份开始,由我委牵头,杭州老字号研究院组织专家走访调研我市老字号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老字号企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建议。根据调研情况,组织立法研讨,在考察交流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政府部门、法律专家和企业共同探讨老字号保护条例草案的完善。由于国内老字号保护立法实践还不成熟,从国家、省级层面均缺少立法经验参考,老字号立法内容,涉及的法律部门类别多、需要设定的行政机构部门多、职责设置复杂,完成起草工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目前已形成《杭州老字号保护条例(草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制定《杭州老字号保护条例(草案)》,指导思想在于保护杭州老字号,提升杭州老字号企业和产品服务的整体水平,有效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技艺,让具有杭州本地特色与文化底蕴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代表了杭州本地传统商业文化的老字号,获得保护与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不仅涉及老字号的认定,老字号企业字号、商标管理,还涉及老字号企业经营与产品质量监管,以及行政机关管理职责、行业协会服务等各方面,都需要在立法层面作出统一的安排。通过制定《杭州老字号保护条例》,有利于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规范杭州老字号申报与认定标准。目前,对于杭州老字号的申报与认定,依据的是《杭州老字号认定保护办法》,该标准自2008年实施至今,依据该标准我市已经认定了三批合计156家杭州老字号。但从实施过程来看,还需要对杭州老字号申报与认定流程进行相应的规范,从认定标准上要考虑与国家中华老字号认定标准和流程的统一性,以及认定标准与新市场形势的契合性。从企业反映的实际情况来看,原有的认定标准对于企业登记地址、出资方、实际控制人变化的影响、字号与注册商标的要求、字号传统与使用年限以及是否可以存在特定历史原因的中止等情况,均缺少相应规范,导致老字号申报与后期管理中会存在管理空白。
2.规范“杭州老字号”企业经营。杭州老字号对于企业来说不能仅仅是一种荣誉或评价,作为杭州特色商业文化符号,要从有利于提升杭州特色商业文化、历史的角度提出更高的规范化要求。现有的规章制度,对于获得了杭州老字号认定的企业,尚缺少对于“杭州老字号”名称、标志的使用规范,以及不正当使用的惩处规定。需要以立法高度对老字号企业对“杭州老字号”名称及其标志的使用进行统一的规范,严格维护“杭州老字号”作为杭州本地文化符号价值。
同时,通过条例的制定,可以为各相关行政部门对杭州老字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规范的监督管理提供更好的法律依据。
3.为杭州老字号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杭州老字号应当与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并遵守相应的市场规则,但杭州老字号作为杭州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文化载体,需要在新的市场环境里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促进。通过制定《杭州老字号保护条例》,要从立法上解决杭州老字号企业建筑、特定生产场所,与城市发展规划、文物保护的关系;解决杭州老字号获得政府特定财政支持与引导的规范操作流程;解决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与濒临失传传统技艺的抢救保护。
4.为确定违法行为及其处罚提供依据。通过制定《杭州老字号保护条例》,对于侵害老字号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杭州老字号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等进行立法层面的规范,包括明确查处违法行为的机关、查处流程与认定标准、处罚标准等,有利于明确违法责任、规范执法与处罚流程,真正保护杭州老字号的合法权益,促进老字号的健康发展。
《杭州老字号保护条例(草案)》上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法制办后,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法制办回馈表示:由于2018年的立法资源有限,《杭州老字号保护条例》暂不作为2018年的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
我委将继续推动杭州老字号保护的立法工作,六月下旬拟组织专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老字号协会等赴厦门、广州、昆明考察当地的老字号保护的立法情况,为加快我市的老字号立法工作提供借鉴;我委已起草了《关于促进杭州市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争取下半年以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以扩大老字号工作的影响力,并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
杭州市商务委员会(杭州市粮食局)
2018年6月7日
抄送:杭州市人大办公厅
联系人:市商务委 商贸发展处 许小华
联系电话:85257685 传真:8525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