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市及市本级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 2018- 04- 12 12: 27 来源: 浏览次数:

关于杭州市及市本级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2月4日在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杭州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杭州市及市本级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及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总体情况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7.42亿元,比上年(下同)同比(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从75∶25调整为50∶50,改征增值税从地方100%调整为中央与地方按50:50分享。为同口径比较,对2016年1—4月按营改增收入划分过渡方案作同口径调整。)增长17.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417.16亿元、非税收入150.26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0.4%,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0.92亿元,增长9.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在G20杭州峰会效应带动下,全市经济增长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以信息经济引领、服务业主导、先进制造业支撑的产业格局不断巩固,为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增添强劲动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较快,主要是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加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投入不断增强。

根据“市本级企业下划、收入在地统计”的财政管理体制,市本级企业税收按属地原则统计到各区,经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主任会议同意,向市人代会报告口径调整为市区收入数和市本级支出数。

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区(根据国务院批复,2017年9月15日,市政府对临安撤市设区举行授牌仪式。2017年4月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未含临安区。因此,本报告2017年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未含临安区,2018年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含临安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4.62亿元,为预算的110.8%,同比(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从75∶25调整为50∶50,改征增值税从地方100%调整为中央与地方按50:50分享。为同口径比较,对2016年1—4月按营改增收入划分过渡方案作同口径调整。)增长17.9%;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7.21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3.2亿元,为预算的99.9%,增长5.5%;一般债券支出19亿元(一般债券,是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而举借,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一般债券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2017年由省政府代为发行的新增一般债券19亿元,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同意纳入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债券支出作为不可比因素,在市本级支出项中单独列示。)。

图1:2017年杭州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及比重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7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7.21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收入、中央和省转移支付收入、区上解省市收入、省一般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累计结转等转移性收入966.85亿元,收入合计1184.06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3.2亿元、一般债券支出19亿元,加上税收返还各区支出、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上解中央和省支出、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用于置换2014年12月31日清理甄别的存量一般债务以及归还到期一般债券本金支出。)、一般债券转贷支出(一般债券转贷支出,用于将省一般债券转贷收入按规定转贷各区财政的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设预算周转金、累计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861.86亿元,支出合计1184.06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重点支出执行情况

2017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加强统筹、优化结构、保障重点、厉行节约”的要求,继续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保障各项重点支出。

教育支出44.71亿元。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普通高中、市属高校等多层次生均补助政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提高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保障市属学校基本建设、维修、教学设备购置;支持杭州高级中学大江东分校、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扩大名优教师辐射效应。支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落实民办教育基建贷款贴息、生均补助等分类补助政策。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推进融合教育、就业创业能力等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示范性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助力市属高校特色化发展,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推进杭师大、西湖大学、浙江工程师学院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健全涉外教育服务体系,鼓励聘请外籍教师,落实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保障全国学生运动会顺利召开。

科学技术支出22.06亿元。支持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特色小镇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支持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落实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贷款贴息、投融资等补助政策。深化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充实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基金,实施科技金融创投联动和联合天使担保补助。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分布式光伏、建筑节能等产业发展。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进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支持农业科研以及社会发展科研攻关。支持科普活动及学术交流活动。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47亿元。保障市属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农家书屋等建设,支持文艺院团进社区、进军营、下农村,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提升全民健身环境,新建25个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推进574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17家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加大城市文化宣传,推进市民素质教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工程。启动文创产业引导基金,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支持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杭州文博会、第十九届市运会等活动顺利举办,积极落实2018年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2022年亚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筹备经费。推进城市档案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设。推进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69亿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城乡养老保险补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70元提高至190元。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补贴、节日慰问等统筹外待遇,优化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办法。加大养老事业发展投入力度,补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社区公益创投等项目,支持综合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织密社会救助兜底网,提高低收入劳模、残疾人、孤儿等困难人群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救助农村留守儿童,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和就业创业。支持新建和改扩建避灾安置点255个。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支持国际化示范社区和田园社区建设。保障军人优抚工作,加大对困难军人和驻杭官兵子女教育的关爱力度,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和抚恤补助标准。落实就业创业新政27条,支持新一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4.22亿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健康产业投入力度,助力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支持落实重点学科建设、医疗机构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层医疗机构签约服务、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工作。建立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增长和激励机制。支持“智慧医疗”建设,深化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加大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投入,持续完善急救网络布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保障丁桥医院、儿童医院等建设。加大食品药品监管投入,保障市场监测和抽检工作,支持“12315”投诉维权和网络商品质量监测两个国家级中心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工作。

农林水支出16.28亿元。继续支持米袋子、菜篮子等民生工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精准扶贫保障力度,将支农投入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扶贫脱贫,推进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支持光伏扶贫等产业项目。加大农村生态保护力度,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杭派民居示范村、农村精品路线、历史文化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村庄生态修复等项目,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治理。支持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顺利召开。推进“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河湖库塘清淤、河流治理等基础设施和三堡排涝、闲林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进青山湖综合保护,提升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支持现代民宿、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加快农业保险扩面,推进以农合联合作基金为保障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推进气象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服务。

图2:2017年杭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执行情况(单位:亿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70.4亿元,为调整预算(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考虑到土地出让市场成交金额增加,同意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由年初的507.78亿元调整为1168.28亿元,支出预算由年初的540.6亿元调整为1201.15亿元,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预算由年初的7.56亿元调整为47.56亿元。)的100.2%,增长77.4%。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137.1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4.7%,增长89.3%;专项债券支出30亿元(专项债券,是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而举借,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专项债券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2017年由省政府代为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30亿元,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同意纳入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专项债券支出作为不可比因素,在市本级支出项中单独列示。)。收支增长较多,主要是土地市场成交增加。

收支平衡情况。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70.4亿元,加上省转移支付收入、省专项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累计结余等转移性收入499.53亿元,收入合计1669.93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137.11亿元、专项债券支出30亿元,加上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专项债务还本支出(专项债务还本支出,用于置换2014年12月31日清理甄别的存量专项债务以及归还到期专项债券本金支出。)、专项债券转贷支出(专项债券转贷支出,用于将省专项债券转贷收入按规定转贷各区财政的支出。)、调出资金、累计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502.82亿元,支出合计1669.93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87亿元,为预算的159.7%,下降1%;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96亿元,为预算的92.3%,下降8.7%。收入比预算增长较多,主要是经审计确认后国有企业实际上缴利润以及金融机构上缴股利股息收入增加。

收支平衡情况。2017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87亿元,加上上年累计结余1.73亿元,收入合计12.6亿元。2017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96亿元,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4.1亿元、年末累计结余2.54亿元,支出合计12.6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89.83亿元,为预算的116.2%,增长26.9%;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82.23亿元,为预算的105%,增长17.1%。

年末结余情况。2017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89.83亿元,上年累计结余537.39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82.23亿元,当年结余107.6亿元,年末累计结余644.99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全市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举借规模。经省财政厅批准下达,2017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058.8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73.64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085.21亿元。2017年全市争取到省代发地方政府债券494.1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34.4亿元(一般债券69.8亿元、专项债券64.6亿元)、存量债务置换债券359.76亿元(一般债券72.81亿元、专项债券286.95亿元)。

结构。截至2017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042.7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57.59亿元、专项债务1085.2亿元,均未超过省核定的债务限额。地方政府债务中,除了国债、外债3.43亿元外,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为:三年期313.6亿元、五年期768.83亿元、七年期448.11亿元、十年期508.82亿元。

使用。2017年,全市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34.4亿元,主要用于公路建设20.85亿元、市政建设42.95亿元、土地储备3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5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5.18亿元、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30.42亿元。

偿还。2017年,全市共安排债务还本支出375.5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8.61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86.95亿元,均用于偿还符合条件的存量政府债务。

2.市级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举借规模。经省财政厅批准下达,2017年市级(含市本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下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14.2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63.24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50.98亿元。2017年市级争取到省代发地方政府债券165.9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50亿元(一般债券20亿元、专项债券30亿元)、存量债务置换债券115.92亿元(一般债券5.54亿元、专项债券110.38亿元)。

结构。截至2017年末,市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604.1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53.14亿元、专项债务350.98亿元,均未超过省核定的债务限额。地方政府债务中,除了国债、外债2.09亿元外,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为:三年期100.71亿元、五年期258.84亿元、七年期146.14亿元、十年期96.34亿元。

使用。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2017年市级新增债券50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12.6亿元、土地储备30亿元、教育事业7.4亿元。

偿还。2017年,市级共安排债务还本支出125.7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34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10.38亿元,均用于偿还符合条件的存量政府债务。

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各地按期限落实偿还计划,有稳定的偿还来源,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上述预算执行数有待省财政决算批复,可能还会有些调整。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完成年度收支预算。

二、2017年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及市本级财政主要工作

2017年,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和财经委员会的审查意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着力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更好发挥财政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一)坚持政策引导,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优化财税政策供给和资金供给。加快完善财政扶持产业政策体系。出台促进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若干财税政策,从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发挥金融支撑引导作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五大方面28条政策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出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市财政投入22.76亿元,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科研攻关和重大科技创新,支持跨境电商、动漫数字、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等领域,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科技进步、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17年起五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4.5亿元支持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加大人才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市财政投入4.06亿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对列入“国千”“省千”和杭州新一轮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人选给予资助,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资金,向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和归国留学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或租房补贴。不断完善政府产业基金体系。研究完善政府产业基金政策体系和管理架构,推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子基金设立,新设规模5000万美元跨境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扩大创投引导基金和天使引导基金规模,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认真贯彻国家6项减税措施,取消城市公共事业附加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停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阶段性降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取消或停征41项中央和7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临时性减征1个月企业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下调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率等优惠政策。

(二)坚持共享发展,推进民生事业更有作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般公共预算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支出1213.09亿元,增长11.9%,民生支出占比超过75%。市财政投入32.48亿元,落实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在环境治理、交通出行、食药安全、住房保障、创新创业等领域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保障万场文化活动下基层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力支持重大文化体育赛事活动顺利开展,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出台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促进“智慧养老”转型升级。健全困难帮扶救助政策体系,建立非杭州户籍人员在杭突发性、应急性、过渡性的困难临时救助机制与办法。推进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社保一体化。助力打造健康杭州。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困难救助为托底,其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产业六大任务和保障支撑体系平台建设。加强居民住房保障。市财政投入4.4亿元,支持公租房廉租房建设维护、租金补贴以及城镇危旧住房治理。完善土地出让金分配办法,进一步向基层倾斜财力,积极支持城市危旧房、城中村等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农房改造示范村建设,更好保障人民住有所居。支持平安杭州建设。市财政投入28.77亿元,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加强公共安全业务装备、基本建设、信息化等资金保障。优化经费保障模式,支持监察、司法等体制改革,保障互联网法院顺利开办。健全政法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粮食收储、粮库建设等资金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完善重大项目筹资机制,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推进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新型城建投融资体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健全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资金筹措和平衡办法,确保我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大力推动地铁5号线等PPP项目落地实施。研究完善杭甬运河二通道、静脉小镇、西站枢纽等重大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和平衡方案。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投入30.76亿元,保障秋石三期、紫金港路、文一路地下通道等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过街设施、河道、停车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提升城乡环境。市财政投入5.35亿元,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绿化以及西湖、南宋皇城大遗址等综合保护工程建设。投入13.72亿元,保障道路保洁、垃圾分类和清运处置、河道、路灯等城市长效管理资金需求。投入34.68亿元,深化治水、治废、治气。投入4.45亿元,加大第二垃圾填埋场、天子岭餐厨资源化利用等重点环保项目和生态市建设、生态补偿力度。投入14.34亿元,保障小城镇综合整治、村庄生态环境修复、河流治理等农村建设。持续改善交通出行。市财政投入15.6亿元,加快推进地铁建设,2017年全线开通地铁2号线,全面开工建设地铁三期工程,累计运营里程达117.6公里。投入19.89亿元,保障公交和地铁优惠票价补贴、公交场站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扩容等建设。累计拨付13.34亿元,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0306辆,主城区初步建成2公里服务半径充换电站网络。投入9308万元,支持“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推动大数据交通治堵试点。

(四)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创新理财治税新理念、新思路,加强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2017年,杭州市财政在预算执行、盘活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八方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表彰。财税改革更加深入。梳理市区两级城市建设管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增值税地方部分当年增收额财政奖励政策,进一步激发各区发展积极性。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落实简并增值税税率政策。为2018年起实施环境保护费改税做好准备。预算管理更加精细。四本预算更加注重统筹联动。继续清理规范一批政策到期、绩效低下及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充分调节领域的专项资金。建立盘活资金长效机制,对部门结余资金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首次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全面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推行市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促进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加强事业单位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拓展财政政策评价领域,市本级全年实施绩效目标评审、绩效自评、重点评价和跟踪管理项目127个。探索建立从产品源头至资产管理的全周期政府采购监管体系,连续六年获中国政府采购年度创新奖。支出执行更加规范。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完善差旅费、公务出行经费开支标准,持续压缩行政运行经费,全市一般性支出压减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下降11.8%。加强预算支出进度管理,建立预算执行进度与预算编制、预算绩效考核和市级部门综合考评挂钩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政信息更加透明。拓展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推进非涉密部门预决算公开。完善公开方式,建立统一平台汇总集中公开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在全省率先搭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将财政收支、部门预决算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等纳入人大实时联网监督范围。2017年,在清华大学发布的295个地级及以上市政府财政透明度排行榜中,杭州市名列第三。债务管理更加有力。不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完善统计监测机制。按国家统一部署对不规范的政府融资担保和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开展清理整改,加强对各区政府债务管控的指导和监督。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存量政府债务置换任务,全市累计置换存量债务1528.76亿元,每年可节约利息支出约60亿元。积极争取新增债券134.4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最多跑一次”改革更加提速。立足惠民惠企,推出财政7个事项,地税17个汇总事项、83个具体事项的“最多跑一次”办事清单。全国率先实现房产交易办税全流程、无纸化、足不出户、一次办结。联合推出房管、地税、国土部门“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实现不动产交易办理60分钟当场领证的全国最快速度。深化应用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推进公民个人非税收缴项目全覆盖、线上线下支付全渠道。财税服务更加贴心。认真承办人大代表建议85件、政协委员提案98件,全部按时办理完毕,办结率、见面率、满意率百分百。深化国地税合作,推广运行全国首家省会城市国地税联合“电子税务局”,设立国地税联合自助办税大厅。创新“互联网+”,开发运用“钉税宝”,为纳税人网上办税提供移动服务。我市地税连续三年在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位列省会城市第一。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这是市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改革发展仍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与困难挑战,主要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国家税制改革下地方税体系有待健全、支出预算标准化建设和支出执行刚性约束需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政府债务风险需进一步防范化解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继续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18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一)2018年我市财政经济形势分析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积聚,各方面有利因素持续增加,但仍存在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市财政收支形势有望延续平稳向好态势,但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推进,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营改增等国家税制改革后地方税体系有待逐步建立,总体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支出刚性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增支需求较大,推进城市国际化、市域一体化、拥江发展、筹备2022年亚运会等各项战略任务对财政资金保障也提出更高要求,财政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

(二)2018年我市预算工作的指导思想

根据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财政经济形势分析以及财政改革具体要求,我市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和市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转方式激活力,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更加注重保基本兜底线,着力提升民生保障质量;更加注重强功能提品质,加快建设和谐宜居之城;更加注重防风险促规范,促进财政安全高效运行。为加快推动我市朝着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目标迈进,在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中更好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提供坚强保证。

(三)2018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预算安排情况。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1685亿元,增长7.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1575亿元,同比(剔除上年政府债券支出后同口径比较。)增长7%。

2018年市区(根据国务院批复,2017年9月15日,市政府对临安撤市设区举行授牌仪式。2017年4月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未含临安区。因此,本报告2017年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未含临安区,2018年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含临安区。为同口径对比,测算2018年市区收入数时,对2017年执行数作相应调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1610亿元,同比增长7.5%。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219亿元,增长0.8%。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320亿元,增长5.5%。

图3:2018年杭州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及比重

 

继续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支出241.6亿元。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民生支出。

图4:2018年杭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单位:亿元)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亿元,加上预计中央税收返还收入、中央和省转移支付收入、区上解省市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累计结转等转移性收入878.81亿元,收入合计1097.81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亿元,加上预计税收返还各区支出、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上解中央和省支出、累计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777.81亿元,支出合计1097.81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预算安排情况。2018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711.8亿元,下降39.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580亿元,下降49%。收支下降较多,主要是预计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土地成本开发等支出相应减少;以及从2018年起改变市对区的土地出让收入核拨方式,将部分土地开发支出从原列市本级支出调整为转移支付支出。

收支平衡情况。2018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711.8亿元,加上预计省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累计结余等转移性收入156.27亿元,收入合计868.07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580亿元,加上预计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调出资金、累计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288.07亿元,支出合计868.07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预算安排情况。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9.99亿元,下降8.1%;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9.51亿元,增长59.7%。收入下降,主要是杭州银行、杭州联合银行、交通银行3家银行年初分红政策尚不确定。支出增长较多,主要是增加对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收支平衡情况。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99亿元,加上上年累计结余2.54亿元,收入合计12.53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51亿元,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3亿元、年末累计结余177万元,支出合计12.53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预算安排情况。2018年市本级〔2018年1月1日起萧山、余杭、富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统一纳入市区统筹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地区仍为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富阳、临安)。2017年执行数按同口径调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947.57亿元,同比增长6.9%;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843.25亿元,同比增长10.6%。

年末结余情况。2018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947.57亿元,上年累计结余960.35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843.25亿元,当年结余104.32亿元,年末累计结余1064.67亿元。

2018年度省代发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待财政部、省财政厅批准下达后,再按规定程序纳入预算。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2018年预算草案也一并提交大会审议。

四、2018年市本级财政重点收支政策和主要工作任务

2018年,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将把握好“后峰会、前亚运”重要窗口期,按照“稳中求进、提质增效、防范风险”工作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全力打好新“六场硬仗”,重点落实“六大聚焦”,精准服务杭州发展。

(一)注重转方式激活力,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着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揽子”财税政策,构建更有活力、更有效率的政策资金供给体系,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设立振兴实体经济财政专项资金,2018—2020年每年安排5亿元,择优确定项目给予专项补助。持续深化信息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对经认定的“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等示范项目给予一定资助,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大政府产业基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持续做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文创基金规模,与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子基金,进一步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杠杆效应,带动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推进重大产业政策落地生效。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积极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支持更多企业通过上市和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大新开国际航线补助力度,全力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城西科创大走廊、特色小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落实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研发载体配套资金。建立小微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建设长效机制,试行中小微企业研发活动补助制度,力促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对标一流落实多层次人才扶持政策。加大对顶尖人才、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引才机制,吸引更多优秀应届高学历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落户杭州,更好发挥“人才新政27条+人才若干意见22条”政策叠加效应,为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全面落实各类税收、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社会保险基金减负减免和优惠政策,继续清理落实各类涉企收费,通过减税降费,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更大活力。

(二)注重保基本兜底线,着力提升民生保障质量。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财力投向教育、就业、医疗、保障房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推动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障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美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完善生均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市域范围内名校集团化建设,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实施,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国际教育,支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规划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发放职业培训补贴,用足用好失业保险基金,加快就业实训基地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和措施。完善社保区域统筹政策,从2018年1月1日起实现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社保一体化,实行统一的政策标准和社保基金统筹管理。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支持高水平医联体建设,深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实施全市统一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市群众文化中心、市非遗保护中心、市全民健身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统筹安排各级财力,确保办好2018年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做好2022年亚运会筹备资金保障工作。大力发展“租购并举”。积极发展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落实公租房货币补贴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补助政策,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居民居住品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精准扶贫要求,继续实施一批农村综合帮扶“造血”项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萧山、余杭、富阳、临安融入主城区步伐。

(三)注重强功能提品质,加快建设和谐宜居之城。贯彻落实“拥江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乘势而上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全面推进地铁二期、三期以及杭富线、杭临线建设,加快文一路地下通道、秋石三期等快速路建设,推动杭州都市区联动发展。支持打造“城市数据大脑”,通过“智慧治堵”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继续实施政府购买公交和地铁服务,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推进环境治理污染防治。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固废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化“五气共治”,继续对热电燃煤锅炉改造、污染源防治、老旧柴油车淘汰等实施补助政策。巩固“五水共治”,重点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水环境治理等,加快建设八堡排涝、青山湖综保、海塘建设等重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治土治废,支持土壤污染防治、飞灰处置和垃圾处理等,加快建设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第二垃圾填埋场等重点项目。逐步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对区县(市)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进行生态补偿。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保障市政设施维护、道路保洁、亮灯工程、垃圾分类和清洁直运、园林文物保护等资金需求。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支持提升“智慧城管”水平。继续大力推进PPP模式,支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等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营。推进公共安全领域保障。落实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正常运转和办案装备等经费,保障公共安全信息化、基本建设等支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粮食储备资金保障,切实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四)注重防风险促规范,促进财政安全高效运行。以“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全面绩效”为目标,站在更高起点上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财政体制机制活力和可持续性。深化各项财税改革。贯彻国家各项税制改革,确保环境保护税2018年1月1日起顺利开征,推进地方税体系建立。严格依法依规征收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夯实财政可持续发展基础。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逐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实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和部门支出行为。推进预算全面规范透明。完善公用经费分类分档定额标准,开展信息化运维费项目定额标准试点,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预算项目库全周期管理,健全预算单位人员信息、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机制。滚动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增强对年度预算编制指导作用。实现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全覆盖。推进全市各区县(市)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逐步形成安全高效的电子化支付体系。试编全市合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全貌反映全市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拓展预决算公开内容和范围,完善公开方式方法,加强公开情况督查,全面提高预算透明度。硬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先预算后支出,年度预算执行中,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强化预算单位主体责任。加快财政资金分解下达和拨付进度,健全资金执行进度动态监控和定期通报机制,提高支出预算执行均衡性和规范性。坚持厉行节俭长效机制,严控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继续比上年“只减不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管控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要求,严格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坚决制止各类违法违规举债,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构建管理规范、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确保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增强社保基金支付能力,积极防范中长期风险。全面加强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加强执行动态监控,建立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资金使用效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绩效评价提质扩围,对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转移支付资金等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试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第三方评价机构绩效评价报告评优,提升绩效评价质量。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强财政大数据建设。以“财政数据仓库”为核心,加强财政大数据对接和分析应用。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动态监控财政数据生成和使用情况,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政府采购云平台全面上线,将网上交易、监管和服务统一纳入云服务平台。推行非公开招标、自行采购方式等政府采购审批审核备案业务流程电子化运行,实现全过程网上监控。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统一公共支付覆盖面,优化系统运行和缴费功能,推进公共支付线上线下一体化收缴改革。完善公共支付环境,加大部门间数据共享力度,深化跨部门联办事项集成服务,优化纳税人办税流程,全面升级电子税务局业务功能。推进公民个人事项“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助力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站在更高起点上,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勇当全省新时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排头兵,确保圆满完成2018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推进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