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6-03-24 15:43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杭州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更是经济发展全面迈入新常态的重要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加快“一号工程”推进为着力点,以集聚创新动能为支撑点,以深化改革增强体制活力为突破点,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力以赴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全年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全国第十个进入“万亿”方阵的城市,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十二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

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6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10.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55.29亿元,分别增长1.8%、5.6%和14.6%。人均生产总值112268元,增长9.1%。按国家公布的2015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025美元。

“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5∶47.3∶49.2升级为2015年的2.9∶38.9∶58.2。

(二)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951.72亿元,占全市的59.2%;实现财政收入912.5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0.8%。年末,全市私营企业33.4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3%;个体工商户38.61万户,增长11.8%。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258.74万人、79.45万人,增长16.1%和10.3%。

(三)信息经济。

全市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313.85亿元,增长25.0%,占全市GDP的23%,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产业分别增长34.5%、35.5%,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和智慧物流分别增长29.6%、12.7%、33.5%和8.4%。

(四)财政收支。

全市财政总收入2238.75亿元,增长11.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3.88亿元,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5.48亿元,增长15.6%,其中用于民生支出921.92亿元,增长16.3%,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科学技术、住房保障等民生项目支出分别增长33.9%和31.3%。

“十二五”期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分别达到4851.54亿元和4556.18亿元,年均增长12.9%和14.3%,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8.9个和6.6个百分点。

(五)市场价格。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涨幅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项  目

2014年

2015年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

2.0

1.8

1.食品

2.9

2.8

2.烟酒及用品

-0.1

3.9

3.衣着

1.7

1.1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7

1.4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4

2.4

6.交通和通信

-0.6

-3.4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8

1.0

8.居住

2.7

3.5

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7.1%。

(六)人口就业。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0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79.06万人,占比75.3%,比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全市户籍人口723.5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1‰。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8.79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14.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4%。

“十二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0.7%,比“十一五”时期低1.8个百分点;累计增加31.26万人,增量比“十一五”减少67.98万人。

二、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2.13亿元,增长1.8%。其中农业179.69亿元、林业39.76亿元、渔业29.46亿元,分别增长3.7%、4.5%和3.0%。牧业增加值38.79亿元,下降9.6%。农林牧渔服务业4.44亿元,增长7.1%。

全市粮食总产量63.38万吨,增长1.3%;水果产量78.96万吨,增长4.8%;水产品产量20.92万吨,增长0.1%;肉类产量27.84万吨,下降6.2%。新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8个,市级“菜篮子”基地42个,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62个。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生产。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497.92亿元,增长5.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2903.30亿元,增长5.4%。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877.35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86.1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212.60亿元,分别增长9.4%、13.5%和9.8%。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31.2%提高到35.2%。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46%。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规上工业增长9.2%,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2.8个和 5个百分点。

(二)工业效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538.55亿元,增长4.4%,其中利润882.63亿元,增长2.4%。企业亏损面18.0%。

(三)建筑业。

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4.04亿元,增长5.9%,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480家,完成施工产值4097.57亿元,增长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123.72万平方米,下降4.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137.08万平方米,增长6.5%。

“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0.7%,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 7.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一)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556.32亿元,增长12.2%。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31.47亿元,增长65.0%;第二产业931.78亿元,增长1.8%,其中工业930.01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4593.07亿元,增长14.3%。

“十二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1595.66亿元,年均增长15.9%,高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业。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472.07亿元,增长7.4%。房屋施工面积11142.68万平方米,增长6.1%;竣工面积1665.23万平方米,增长10.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81.45万平方米,增长32.1%,其中住宅销售1291.64万平方米,增长35.9%。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工47394套,竣工57530套。

“十二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20.9%,高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5.29亿元,增长2.3%。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其中商品零售额4241.5亿元,增长12.3%,餐饮收入455.73亿元,增长7.4%。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57.76亿元,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9.47亿元,增长13.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家具类、饮料类商品分别增长65.8%和46.6%,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烟酒类商品分别增长18.5%、15.5%、10.5%,金银珠宝类、汽车类商品分别增长12.6%、7.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7.4%。

全市网络零售额2679.83亿元,增长42.6%,全市居民网络消费额1119.1亿元,增长38.2%。

“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4.8%,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一)对外贸易。

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65.66亿美元(4132.43亿元),下降2.1%(1.0%)。其中进口总额165亿美元(1024.40亿元),下降12.3%(11.3%);出口总额500.67亿美元(3108.03亿元),增长1.8%(2.9%)。(不含省属出口444.65亿美元(2627.06亿元),增长4.0%(5.5%))。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201.92亿美元(1254.1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3.6亿美元(394.94亿元),分别增长4.4%(5.5%)和6.2%(7.4%)。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433.78亿美元(2693.23亿元),增长5.1%(6.2%);进料加工贸易出口60.95亿美元(377.94亿元),下降15%(14.2%)。出口市场中,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亚洲市场分别增长8.0%(9.2%)、6.3%(7.4%)、3.6%(4.6%)、3.4%(4.5%);欧盟、欧洲市场分别下降1.6%(0.6%)和3.9%(2.9%)。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190.33亿美元,增长25.4%。

“十二五”期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252.91亿美元,其中出口2267.82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4.9%和7.2%,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7个和5.1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幅

指  标

总额(亿美元)

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665.66

-2.1

货物出口额

500.67

1.8

一般贸易

433.78

5.1

进料加工贸易

60.95

-15.0

机电产品

201.92

4.4

高新技术产品

63.60

6.2

货物进口额

165.00

-12.3

(二)对外合作。

至年末,全市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341个,其中非贸易企业491个。境外合同投资26.49亿美元,其中非贸易性投资14.71亿美元,增长64.9%。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7.69亿美元,增长69.8%。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51.94亿美元,增长26.7%。

(三)利用外资。

全市批准外商直接投资475项,实到外资71.13亿美元,增长12.3%。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30个,总投资140.09亿美元,占新批外商项目总投资的84.9%。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0个,至2015年末,有112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188个项目。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到外资284.07亿美元,年均增长10.3%,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10.2个百分点。

(四)跨境电子商务。

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15.07亿元(34.64亿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5.2%(5.2%)。其中,进口73.94亿元(11.91亿美元),出口141.13亿元(22.73亿美元)。

(五)浙商回归。

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2376个,到位资金1249.27亿元,增长18.5%。其中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660.58亿元,增长27.0%。

(六)开发区建设。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国家高新区等7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130.19亿元,企业利润586.3亿元,分别增长2.0%和3.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一)交通邮电。

全市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9.73亿元,增长8.9%。

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2.94亿吨,增长1.7%。旅客运输量2.39亿人次,下降0.5%。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35条,其中国际航线32条,港澳台航线7条。内地航线进出港旅客2470.3万人次,增长10.1%;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365.1万人次,增长18.3%。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6210.0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15.08千米。

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273.3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84.91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4%和2.8%。

全市邮政企业和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159.69亿元,增长35.7%。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2.57亿件,增长48.7%。建成并投入运营1824个便民“E邮站”。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75.76亿元,增长3.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293.44万户,下降5.7%,移动电话用户为1726.76万户,增长10.6%;宽带用户为294.96万户,增长5.8%。

(二)旅游业。

全市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719.68亿元,增长12.8%。

旅游总收入达到2200.67亿元,增长16.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9.31亿美元,增长7.1%。接待入境旅游者342万人次,增长4.7%;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增长13.5%。

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685家,增长4.1%;星级宾馆达到186家,其中五星级24家,四星级46家;A级景区54个,其中5A级景点3个,4A级景点34个。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6.5%,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

2010年-2015年全市国际国内旅游人数

年  份

入境旅游者(万人次)

国内旅游者(亿人次)

2010年

275.71

0.63

2011年

306.31

0.72

2012年

331.12

0.82

2013年

316.01

0.94

2014年

326.13

1.06

2015年

342.00

1.20

八、金融

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78.03亿元,增长15.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达到409家,当年新增35家;外资金融机构32家,当年减少17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9863.83亿元,增长13.9%;贷款余额23327.95亿元,增长9.3%,其中住户贷款5859.46亿元,增长19.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7241.85亿元,增长6.1%。

“十二五”期间,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1.8%和9.1%,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 8.6个和13 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幅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9863.83

13.9

其中:住户存款

7617.75

4.4

非金融企业存款

13120.73

10.3

各项贷款余额

23327.95

9.3

其中:住户贷款

5859.46

19.1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17241.85

6.1

全年新增上市公司9家,募集资金255.98亿元。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累计118家,实现上市融资3008.58亿元。新三版挂牌企业155家。

全市保费收入374.38亿元,增长16.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6.91亿元,增长11.2%,人身险保费收入217.47亿元,增长21.3%。支付各类保险赔款139.68亿元,增长17.3%,其中财产险93.72亿元,增长12.6%,人身险45.95亿元,增长28.4%。

“十二五”期间,全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3%。

九、教育和科技

(一)教育。

全市共有小学443所,在校学生52.45万人;初中243所,在校学生21.3万人;普通高中75所,在校学生11.00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8.8%,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为99.7%。优质学前教育覆盖面由上年的76.7%提升到78.6%;优质高中招生比例为86.4%,提高0.8个百分点。普通高等院校39所,在校学生47.56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5.02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0.2%和4.5%;毕业生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9.8%提高到60.4%。全市累计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26.71万人。

(二)科技。

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1777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296件,增长20.3%和49.4%。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311家,累计达1986家。年内新增14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146个。年末培育认定研发中心1438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517家。技术市场共吸纳科技成果6243项,实现交易额77.42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83家、其中国家级21家,孵化总面积239.36万平方米,国家级孵化器总量连续3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纳入国家科技孵化器体系的众创空间达到14家,全市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

“十二五”期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2.88万件,年均增长20.7%,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15.7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

全市实现文化创业产业增加值2232.14亿元,增长20.4%。

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1个、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5个,图书馆藏书1785万册。图书馆实现与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1万余家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业务,“数字图书资源进学校”项目已成功覆盖774所城乡中小学校。全年拍摄电视剧29部,共1221集。生产原创动画片14500分钟。摄制完成19部电影。出版报纸22亿份,各类杂志1800万册,图书2.9亿册。全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34个。

(二)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43个,其中医院244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245个和26个。拥有床位6.3万张,其中医院床位5.6万张,分别增长12.9%和10.2%。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3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5万人,注册护士3.8万人,分别增长9.3%、7.8%和9.5%。全市医疗机构完成诊疗人数11733.03万人次,增长4.9%。全市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32‰和3.0‰。每十万孕产妇死亡率为6.94人。

(三)体育。

全市共有3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9所浙江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市567所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体育场地全部向社会开放。成功取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成为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民生活。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42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16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19元,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6.4%和7.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18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34元,分别增长5.1%和8.5%。

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标名称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收入(元)

增幅(%)

收入(元)

增幅(%)

可支配收入

48316

8.3

25719

9.2

(一)工资性收入

28891

4.5

15860

7.1

(二)经营净收入

4502

3.1

6628

10.1

(三)财产净收入

6851

13.4

982

11.7

(四)转移净收入

8072

22.5

2249

21.8

2015年全市居民生活消费支出

指标名称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支出(元)

增幅(%)

支出(元)

增幅(%)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3818

5.1

19334

8.5

(一)食品烟酒

9171

5.6

5358

5.2

(二)衣着

2157

-1.6

1157

5.8

(三)居住

9111

6.4

4990

9.9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622

-3.6

1008

8.0

(五)交通通讯

5707

6.4

3904

18.3

(六)教育文化娱乐

3141

5.1

1507

1.5

(七)医疗保健

2002

17.2

1055

0.3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907

-6.9

355

9.9

“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8%和11.7%。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5.5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8.7辆、空调207.3台、家用电脑110.1台;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68.8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8.2辆、空调147.6台、家用电脑69.6台。

(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66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70.71万人,增加30.5万人;参加职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349.42、418.17、326.6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17.59、11.52和17.42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8.96%。全年推出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房源10821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保障家庭740户。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660元调整为744元,各县(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提高。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9万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43万人。

(三)社会福利。

年末全市拥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329家,老年食堂1198家,分别比上年增加770家、106家。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316所,比上年增加8所,床位6.19万张,增长10.3%,收养人员2.3万人。开展第十五次“春风行动”,共募集社会帮扶资金5057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55.18亿元,增长34.8%。地铁4号线首通段、1号线下沙延伸段建成运营,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秋石路三期四期、环城北路地下通道、吉鸿快速路等一批治堵重点工程建成通车,东湖路、文一路地下通道等建设快速推进。萧山机场公路改建工程西兴互通两对匝道正式开通。建成杭新景建德段等高速公路。

(二)公用事业。

全年杭州电网建设投入64.68亿元。新开工110千伏及以上输电工程42项,容量513万千伏安,线路403.94公里。全市用电量646.38亿千瓦时,增长1.0%,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90.26亿千瓦时,增长7.6%。

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382万立方米。新辟公交线路14条,优化公交线路42条。

新增公交专用道133.2公里,新建停车泊位50156个。年末拥有公共交通运营线路716条。

全年地铁客运量达到2.23亿人次,增长53.9%。公交分担率有新提高。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市本级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萧山、富阳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桐庐、淳安入选首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临安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杭州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市区完成截污纳管项目416个,新增截污量4.63万吨/日。完成84条137公里黑臭河整治。关停转迁落后产能企业426家。淘汰黄标车8.11万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5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为85.1%。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2天,优良率66.3%,PM2.5年平均浓度为57μg/m3,下降12.3%。至年末,市区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5%。市区垃圾分类生活小区1836个,分类收集覆盖率80%,评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全年单位GDP综合能耗预计下降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

(二)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555起、死亡688人、受伤2616人,分别下降3.8%、0.6%、2.3%。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由上年的0.077人降至0.0688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困难与挑战:一是工业经济持续低位运行,投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二是消费外流现象日益突出,国内消费环境亟待改善;三是部分行业产能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多;四是城市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三次产业划分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社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数据来自市农业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杭州海关;低保、社会服务和救助、福利彩票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公路里程、公路货运量、水运货运量、公路客运量、水运客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局;货物出港量、客运出港量、通航线路数据来自萧山机场;地铁客运量来自市地铁集团;春风行动捐款数据来自市总工会;免费自行车租赁量、截污纳管项目、垃圾分类小区数据来自市城管委;停车泊位、城市污水处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数据来自市建委;生态建设、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各类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市安监局;网络零售额数据来自省商务厅;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数据来自市商务委;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委;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保监会浙江监管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专利数据来自市科委;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市金融办;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计生委;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价格、城乡居民收支、人均住房面积、百户居民耐用品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其它数据均来自于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