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扶持规范并重发展社会力量办医事业、西湖区打造“微系列”搭建法律服务新平台等6则
时间: 2014- 01- 24 02: 21 来源: 浏览次数:

拱墅区扶持规范并重发展社会力量办医事业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拱墅区着力激发民营医疗机构活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一是转变理念重扶持。在准入上全面开放民营医疗机构设置,在设置审批上提前介入上门指导,在职称晋升上与公立机构一视同仁,在人员培训上纳入全区卫生人才培育体系。二是加强监管重规范。实施“IC卡智能监管”,开发研制了集法规宣传、公告、统计、预警、医疗机构信息查询于一体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息IC卡管理系统”,实现辖区医疗机构远程实时监管;落实“法人定期约谈”,结合“医疗机构不良执法行为记分制、退出制和通报公示制”,定期约谈机构法人,及时遏制不规范医疗行为苗头。三是全面推进提水平。启动全区民营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系列培训,免费培训10期,强化依法执业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目前,该区共有民营医疗机构63家。

西湖区打造“微系列”搭建法律服务新平台

  2013年,该区先后开展“微系列”活动40余场次,发送普法信息万余条,发放宣传卡2000余份,为居民提供法制咨询6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便民利民“微服务”。“微警讯”是一项面向社区居民的预警服务工作,以宣传、警示和教导为主,旨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维护社区居民的基本权益,宣扬社会正能量。该区以“龙哥在线”法治工作室为服务平台,采用引入社区律师、心理咨询师、和事佬和社区民警在线的工作方式,由社区定期向小区业主发送一条手机短信,在不同的时间段对社区不同类型的居民提供多形式的“微警讯”服务。如推出“物业管理律师微服务”,即社区律师为物业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通过一次次细致的服务,解决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二是弱势群体“微关爱”。重点针对老人、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发挥社区律师、社工、党员、志愿者等多元化资源优势,加强“微关爱”,彰显“大关怀”。设立“老年人防骗预警卡”,即为小区的老年人发放小卡片,揭示当前常遇的骗术,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三是法律知识“微宣传”。推行“网组片”普法,即根据各网组片居民的构成和需求,建立相应的服务小分队,编印不同的普法手册,开展相应的送法上门活动;在辖区内各家医院设立“医患纠纷宣传墙”,告知患者发生医患纠纷后的救济途径,避免医闹行为的发生;开设“楼宇普法点”,以楼宇综治工作站为平台,开展楼宇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宣传,做到宣传工作点、线、面相结合。

高新区(滨江)以数字监察促行政绩效

  高新区(滨江)构建“一平台多系统”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全区电子监察网络系统全覆盖,较快地提升了各级政务服务质量和效能监管水平,在政务服务监督上实现了“看得见、办得快、管得住”。一是“看得见”。实现服务内容、办理过程、工作状态3个公开透明:建立行政审批门户网站,事项的受理要求、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受理事项的办理过程进入电子监察中心监管和公众监督之下,申请人可随时查询办理情况,2013年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服务类事项8951件,全部实现相关信息网络公开;实时接入行政服务大厅的8路监控可同步记录、反映56个服务窗口的现场工作情况。二是“办得快”。借助电子系统,申请资料在部门之间流转的时间由原来5至20日转变为即时共享,实现行政服务的高效运行。同时,电子监察系统设定的承诺时限远远小于法定时限,从而有效缩短办理时限,2013年提前办结率达100%,办结时间同比缩短91%。三是“管得住”。电子监察中心设置监察专岗,明确权力阳光监察员的监察职能,实行金字塔型辐射监察。累计发放监察告知单31份,纠正违规行为,对黄、红牌审批事项实施责任追究,提高监察效率,加大监察力度。

富阳市多举措确保2013年地税各项收入增长42.5%

  2013年,该市地税各项收入70.91亿元,同比增长42.5%,其中入库地方税收34.00亿元,同比增长9.4%;入库地方非税收入36.91亿元,同比增长97.5%。一是精细管理促增长。应用税友龙版重点企业收入预测模块,对172户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实行按月预测,提高收入预测的准确性。开展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源清查,补缴房、土两税共780万元。二是强化征管重规范。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清理非正常户47户、专项管理户2768户、管理未到位户1229户。规范纳税评估管理,出台纳税评估管理实施办法,对测绘设计、非学历机构等多行业开展评估,共评估3678户,补缴税款9944万元。三是个体税收抓公平。对个体餐饮、足浴、住宿等行业定额调整,个体税收定额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全市329户餐饮业主增加定额518万元/月,增长幅度达63.8%。加强个人营业用房税收管理,明确征收范围及纳税标准,全年增收700余万元。四是信息征管避风险。推行税源风险预警,坚持“信息管税”思路,深化龙版应用,强化风险专业应对,全年推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A级风险1193个、B级风险196个,推送七类风险2310户,经基层分局核查应对1097户,补缴税费148万元,修正基础数据569户。五是政策扶持促转型。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对富春、东洲、银湖街道及场口新区的六大行业实行试点。落实各类优惠政策,减免税收2.99亿元,涉及4994户,开展社保费临时性集中减征,惠及企业3534户,减免9300余万元。开展广播影视、邮政服务业“营改增”工作,38户企业列入试点。深化“个转企”工作,完成“个转企”891户。

余杭区今年将强化创新驱动力更高质量建设创新强区

  日前,该区对今年建设创新强区作了工作部署:一是深入实施科技创新“523”计划。结合工业园区提升改造继续增加创新园区物理空间。建设电商服务、服务外包、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特色专业园区和各类孵化器,积极引进专业团队参与科创园建设和运营。2014年,计划新增科技创新园区19个、物理空间50万方,计划引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0家以上。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级研发(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计划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7家以上。同时,建立以企业为主导、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产学研合作之路。三是着力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成长机制,健全以激励创新和产业化业绩为导向的人才和科技评价办法,大力招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500名、“国千”和“省千”人才50名,总数分别突破1200名、150名。四是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科技与金融的对接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引进专业化科技金融机构,发挥好科技银行、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引导基金等作用,积极创建省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

淳安县创新人口计生服务机制构建和谐计生

  自2013年以来,该县寓管理于服务,创设计生“三访”服务机制新载体,有力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平稳有序转型。一年来,通过“三访服务”,县人口计生系统共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困难家庭100余户、计生重点服务人群近8000人、计生工作对象3万余人次,得到了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一访计生特殊人群送温暖。一方面,依托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整合政府资源,组织各部门单位对全县失独家庭、计生手术并发症对象等计生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另一方面,依托计生协会,整合社会资源,开展“5.29”“百千万”生育关怀大行动,组织协会理事成员小组上门走访100户困难家庭,为每户家庭送上由爱心企业赞助的生育关怀基金和慰问品。二访计生重点服务人群心贴心。从去年4月底开始,该县推行“千岛湖三色随访包”机制,为新婚对象送“粉红包”,宣传优生优孕知识;为产后对象送“大红包”,关注产妇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为术后对象送“蓝色包”,关注术后反应告知求助方式。在随访的同时送上计生宣传品和慰问品,拉近了干部与服务对象的距离。三访计生工作对象零距离。为使计生政策深入人心,县人口计生局以“村为主”工作机制为依托,组织乡镇计生干部走进农家,了解群众心声,为育龄群众、计生家庭送政策,确保国策落实。针对流动人口众多的情况,继续深化“牵手服务”活动,一年2次前往杭州主城区、桐庐分水等地开展“三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