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市委〔2013〕10号)
时间: 2013- 09- 29 02: 36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
(2013—2020年)》的通知

市委〔2013〕10号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已经2013年7月30日中共杭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13年8月5日    

“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杭州要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建设,特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1.建设“美丽杭州”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并提出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必须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建设“美丽杭州”为抓手,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发展和谐统一,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美丽杭州”是保持领先率先发展的重大责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战略思想,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着力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和生态型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杭州市工作汇报时,又殷切希望杭州更加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为杭州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杭州自然地貌复杂多样、区域格局城乡兼备、人文积淀丰富深厚,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良好。我们必须干在实处,以努力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为己任,自觉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3.建设“美丽杭州”是推进创新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破解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环境容量约束、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改善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地提供生态产品、营造安居乐业和谐的社会环境已成为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共生的“美丽杭州”,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为目标,深入贯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战略思想,坚持环境立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着力建设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美丽杭州”,努力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在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5.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富民惠民。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经济实力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二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生态红线,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是系统谋划,重点突破。既着眼长远,实行整体统筹部署,又立足当前,持续实施阶段性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突破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推动全面提升。四是注重品质,彰显特色。精心维护杭州自然山水和城乡人居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底蕴,培育现代文明意识,强化典型示范,充分塑造和着力体现东方品质的内涵特色。五是党政推动、全民参与。建立党政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形成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6.阶段步骤。(1)近期(到2015年):“美丽杭州”建设的空间布局、发展路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城乡生态产品供给水平持续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宜居程度不断提升,美丽人文进一步彰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大提高,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中期(到2020年):“美丽杭州”建设纵深推进,生态系统持续恢复,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产业转型总体完成,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3)远期(到2030年):“美丽杭州”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城乡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良性循环、稳定共生,山水相容、城景交融、水净气清、城乡融合的城市外在形象进一步彰显,富庶安宁、精致大气、绿色低碳、和谐包容的城市内在品质进一步形成。
  7.主要目标。“美丽杭州”建设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以实现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绿色低碳、宜居舒适、道法自然、幸福和谐为主要标志,建设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美丽杭州”,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
  到2020年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性指标是: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以优良的自然生态为基底,构筑节点—廊道—屏障互动一体的完整生态格局,加强森林、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达到格局稳定、功能健全、质量优良的要求。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左右,森林总蓄积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以上;重要湿地保护面积比例达到90%;生态红线保护率90%以上。
  ——天蓝地净的健康环境。以水、气、土为重点,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达到水系清洁、空气清新、土壤洁净的要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99%;城市水体(湖泊、内河、运河)水质达IV类标准以上的比例达90%;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年均天数达300天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低于35 ug/m3;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比例达90%。
  ——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达到发展方式友好、动力内生、过程高效的要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60%左右;“十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5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强度分别在1.5千克、1.0千克以下。
  ——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彰显城乡特色风貌,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完善绿色基础设施,推进绿色社区、“美丽乡村”和绿色建筑建设,达到风貌独特、设施健全、社区和谐、乡村优美、建筑绿色的要求。50年以上建筑(房屋)应保尽保;公共交通分担率在50%以上;绿色社区比例达50%以上;“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风情小镇、中心村、精品村)个数达550个;市级以上卫生乡镇(街道)比例达93%以上,市级以上卫生村比例达80%以上;节能建筑比例达75%以上。
  ——道法自然的人文风尚。以深厚历史人文底蕴为基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发展生态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生态、道德高尚的要求。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达95%以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文明率达90%以上。
  ——幸福和谐的品质生活。以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为内涵,构建包容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社会和谐、身心健康、行为绿色、生活舒适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城镇居民基尼系数0.3以下;平均预期寿命达82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绿色出行比例达80%以上。
  三、着力完善城乡区域空间布局
  8.优化区域空间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市域国土开发,统筹城镇、产业、居住、生态布局,推动产业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统一,完善杭州市域和县(市)域总体规划,形成“一核五极、山水之城,组团强镇、网络都市”的市域空间总体布局框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市域空间管制,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以生态红线应保尽保、景观格局有控有保、产业布局东调西优、城镇格局东优西扶为导向,调整开发建设布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9.完善城镇规划布局。坚持网络均衡和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完善市域城镇群发展主框架,构建“中心城市(杭州市区)—中等城市(五个县城)—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城镇体系,形成城市紧凑、乡村疏朗、城乡对接、功能配套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优化城镇发展导向,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副城组团、县(市)城、中心镇特别是新城转移,增强市域空间适应性。坚持以中等城市标准建设县(市)中心城区,以小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全面提升县(市)、中心镇等关键节点承载力。
  10.提升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完善“一主三副六组团”的杭州市区空间布局,加快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转变。优化主城区空间结构,加强城市存量空间挖潜改造,完善主城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发展研发创新、管理服务、商贸商务会展功能,巩固发展旅游休闲、网络经济功能。加强主城区人口承载和空间疏散研究,推进市区人口、产业、建筑的有效集聚与有机疏散。实施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拓展策略,实践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加快副城、组团与主城区联系的快速通道建设,提升副城组团功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能力,增强组团服务功能,构建多中心、功能互补、多元的城市中心体系。
  1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一体化,深化区县(市)协作,深入实施“旅游西进”“科技西进”“文创西进”“现代服务业西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力争高速铁路覆盖到县(市)、高等级公路覆盖到镇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到村、社会保障覆盖到人,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
  四、着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12.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修复和完善由生态屏障区、生态带、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生态系统串联体系,形成“一屏六带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以西部山区和千岛湖湿地为重点,建设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区,形成杭州生态安全整体架构。以杭州市区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载体,推进六条生态带的保护与建设,严控城市无序蔓延扩张。重点建设钱塘江、苕溪、运河等主要水系河流蓝色生态廊道,组成网络化的水生态廊道体系。以“四边三化”行动为载体,重点建设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铁路为主要通道的绿色廊道,构建形成干道绿色生态廊道体系。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保护地为载体,保育关键生态节点,保留永久生态空间。
  13.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质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深化森林城市建设,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森林抚育,推进山区林道、生态公益林建设,强化平原绿化、镇村绿化、四边绿化,加强山地丘陵植被保育和荒山荒地治理,增加林分,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实现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和森林固碳能力“三增长”。加强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濒危物种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河流、湖泊、江岸滩涂等生态修复,提升涵水保土功能。继续推进西溪、大江东(江海)等重点湿地综合保护,促进湿地保护和利用进入有序良性循环。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城乡生态保护区块耕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三位一体”的集中连片保护管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质量,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
  14.彰显城市自然景观特色。保持“一江春水穿城过”,“三面云山一面城、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景观格局,把自然本底作为杭州城乡特色风貌塑造的基本载体,维护西湖和千岛湖区域景观核,充分运用山、水、林、园、城等景观要素,使各组团、片区镶嵌在绿地、森林、湿地、河流之间,彰显“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绕”的杭州山水城市特色。推进城郊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建设,加强广场、街道、住宅小区等绿地建设,完善区域绿地生态系统,营造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构建绿道系统,建设覆盖全市域的绿道慢行系统,强化绿道两旁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设计和生态工程建设,将绿道建设成为生态文化长廊。
  五、着力推进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
  15.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开展清水治污行动,深入实施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加大截污、活水、修复力度,改善河道水质,增强河道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加强对重点流域化工、印染、造纸等高污染行业整治,强化千岛湖、青山湖等重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钱塘江干流、重点湖库的蓝藻控制,继续巩固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综合保护工程,积极整治平原河网水系,构建湿地生态网络体系。优先完善饮用水源保障体系,启动实施千岛湖水源保护和引水工程,形成多水源的供水格局。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污染整治,完善水源地保护区风险防范体系。
  16.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大气整治行动,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改善重点区域大气质量。把调整能源结构、减煤增气作为源头减污的基础措施,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费总量,从源头上降低区域污染负荷。深入推进“无燃煤区”建设,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及监管,加强扬尘环境管理,大幅度降低颗粒物排放量。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积极发展节能与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和油品质量监管,提升燃油品质,突破机动车污染防治瓶颈。完善主城区车辆限行等方案,控制主城区机动车行驶总量。巩固和深化脱硫除尘成果,推进工业脱硝工程,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持续降低排放总量。开展城市通风廊道、大气环境容量、大气扩散条件等环境气象研究和大气环境、雾霾天气、酸雨等监测预警,建立区域性酸雨治理协调和大气污染防控响应机制。
  17.加强土壤环境安全。以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建立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的环境管理,阻断土壤污染物来源。实施被污染土壤分类管理,严格管控被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实施土壤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推进退役工业企业被污染地块综合治理。合理设置废品收购站和垃圾堆场,减少污染源。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为抓手,强化垃圾中转站和处理设施的环境监管,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管理体制,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场,形成集中处置、有效监管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系统。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强化辐射监管。
  18.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双控制”,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清洁生产,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深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农业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和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厉行节约用材,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推广应用。
  六、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
  19.优化产业布局。实施“东优西进”、“腾笼换鸟”等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市域经济发展格局。实施平台整合工程,以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为主平台,推进开发区(园区)的优化、调整、扩容和提升,推动向高新产业园、信息软件园、电子商务园、文化创意园转型升级。以实施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加快杭州高新开发区、杭州经济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西溪谷、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西湖科技生态城等科技和产业大平台建设。加快杭州国际商贸城等服务业发展平台建设,推动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完善“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农业圈层,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
  20.调整产业结构。按照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确的杭州“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发挥杭州优势,大力发展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先进装备制造、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紧密结合,推动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相互运用,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纵向产业链与横向产业链有机融合,通过“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和营销模式创新等手段,抓好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入应用,推进产业链向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
  21.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坚持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协同突破技术瓶颈,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引导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先进标准,努力在若干产业和技术领域形成领先优势。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综合措施,支持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合力抢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健全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升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深化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城市高端综合体、城市基础建设项目,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深入实施“雏鹰计划”“青蓝计划”和“蒲公英计划”,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推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22.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开展绿色企业创建工作,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循环产业链。以节能降耗减排为方向,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基本达到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要求,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基本实行生态化改造。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推广生态型种养模式,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推进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再生资源现代回收体系,实现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探索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鼓励低碳设计,认证低碳产品,建设和培育低碳产业链,促进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七、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23.加强城市景观和建筑风貌设计。加强城市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标志性建筑设计,重点做好主要景观轴线和主要节点、地标性建筑、城乡接合部、城市主要出入口的规划设计,营造城市空间景观特色。实施西湖东岸景观提升工程,严格控制建筑高度,调整和优化建筑屋顶形式和色彩,塑造优美的天际线。加强西溪湿地周边建筑景观控制,确保湿地风貌与周边景观、人工建筑与自然植被和谐统一。引导钱塘江两岸建筑高度布局,丰富城市景观层次,增强沿江城市景观特色。探索制定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加强城市建筑色彩引导和控制,形成具有地域特质的城市建筑色彩。注重对城市街景、建筑物、公共空间等实行艺术化设计和人性化改造,打造一批建筑精品和城市亮点。
  24.健全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坚持发展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积极推进公交提速、公交先建,提升公交分担率。优化公交运行格局,加快主城区到副城、组团的公交体系建设,完善主城区和五县(市)公交对接,实现区域城际公共交通一体化、市域公共交通网络化。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序推进地铁一期、二期工程和主城区至富阳、临安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基本形成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地铁服务能力。扩大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能力,提高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密度,逐步向五县(市)覆盖。发展公共电动汽车租赁。加强景区周边停车换乘设施建设,控制进入景区的车辆数量,建立公交主导的景区游览交通体系。健全智能交通体系,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效率。
  25.优化城市社区和居住小区环境。围绕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创新城市管理举措,建设智慧城管系统,促进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加强洁化绿化亮化序化长效管理,继续深化背街小巷、危旧房、庭院等改善工程,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完善基本公共配套设施,改善社区和居住小区环境。加大对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景区村落整治和管理,冻结、控制景区内城市住宅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社区绿地、社区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尺度宜人的绿色休闲空间建设,丰富社区文化,营造优美环境,打造文明社区。以低碳示范社区试点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绿色小区创建活动。加强新建住宅小区绿色低碳设计,积极实施立体绿化、垂直绿化。
  26.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加快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两岸的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重点保护“三江两岸”自然生态环境,突出山水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融合,高标准建设“三江两岸”展示馆,有效串联沿线山水景观和文化要素,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保护和修复沿线山体及自然生态系统,整治码头、工厂、仓库等沿岸人工景观环境。绿化美化彩化沿江景观带,合理布局沿岸开放空间公共艺术,适度实施城区段景观亮化工程,提升滨水生态景观和城镇天际线景观。统筹协调好城镇、乡村、景区三者关系,实施保护水源水质、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两岸环境、修复岸线生态工程,带动全域品质提升。
  27.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优化“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布局,以中心村、精品村、特色村、风情小镇创建为载体,推进沿江沿河沿湖沿路环境整治和景观带打造,形成主体鲜明、生态优美、设施服务配套、文化传承深厚、产业特色鲜明的乡村风情带和精品区块。深化提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继续加强农房改造和危房改造工作,推进村庄生态化有机更新,完善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环境品质。统筹推进村、水、田、林、路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保护乡土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结合农村资源条件和用能习惯,因地制宜推广小水电、农林废弃物等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农村生活用能高效化、清洁化。加强气象事业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原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多样化非农生态产业,增强农业生态功能。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传承乡村淳厚民风,加强乡村文化挖掘保护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等特色工作。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村庄建设和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绿色文明的“美丽乡村”。
  八、着力传承和发展美丽人文
  28.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多层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打造杭州文化遗产精品,增加文化厚度。在继续做好西湖、运河等保护的同时,加强南宋皇城、良渚、跨湖桥、城山勾践寺等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大运河、良渚等申遗工作。加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老字号、工业遗产、商业遗产等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完善非物质文化普查、传承、研究、展示体系,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杭州历史文化研究,实施“杭州城市记忆工程”。
  29.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坚持自然生态文明和社会生态文明并重发展,努力培育现代生态文化。挖掘以“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三江两岸”山水文化、以运河为代表的城市水道文化、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代表的自然人文融合文化、以天目山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文化、以西溪湿地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文化、以龙井和径山为代表的茶生态文化等特色生态文化,弘扬杭州历史文化中体现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和思想,总结提炼新时期杭州建设发展中体现的现代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文化载体,培育自然生态文化。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主力军,建设一批培育和创新生态文化的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完善多层次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络,建立健全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世界环境日、中国植树节、浙江生态日等重要时节的纪念和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培育社会生态文化。
  30.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制定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发布生态文明公约,培育生态文明道德,推动生态文明行为养成。将生态文化教育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融入各类学校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公众生态教育,加强对各级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生态素养。培育公益服务组织,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讲和行为示范,促进公共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进一步提升。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载体,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宣传“最美”现象,弘扬“最美”精神,打造道德高地。
  九、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31.构筑包容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新杭州人与本地居民的互动交流,营造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完善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巩固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五链式”社会矛盾化解、“三全十服务”工作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有效机制和特色做法,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利益平衡与协调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正能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建设,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2.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坚持民生优先,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推进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民生十项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立健全公共教育、健康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医疗、教育、就业、住房、防灾减灾等问题,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的目标。
  33.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宣传引导、经济调节、示范带动,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扩大绿色产品有效需求,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倡导绿色出行、生态旅游和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培育绿色饮食文化,积极引导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向低碳模式转变,促进公众绿色消费行为的自觉形成。
  34.提升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准。按照增加收入、保障就业、丰富文化、促进参与的思路,努力打造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品质生活。继续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健全分配体系和税收制度,建立完善合理的社会分配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改善就业创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居民宜业乐业。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增大文化惠民力度,构建城乡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提升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居民文化素养。
  十、政策机制和保障措施
  35.建立完善组织领导和综合决策机制。在市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市暨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杭州”建设)委员会,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指导监督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建设的重大工作。“美丽杭州”建设主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机衔接,并体现到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导向和区域开发要求中。建立全市生态文明(“美丽杭州”)建设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公众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民主决策、综合决策机制。
  36.建立完善统筹推进和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分阶段推进要求,滚动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必须按照行动计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实施细则,严格组织实施。近期要尽快制定实施《“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特别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施专项整治,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制定“美丽杭州”建设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实施阶段性目标考核和年度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政绩考核范围。探索建立“美丽杭州”指标体系和监测办法,争取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美丽城市建设评价地方标准,争取定期发布“美丽杭州”指数。
  37.建立完善法制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适时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杭州”的地方性法规,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的公检法专门机构。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公共环保工程设施有偿服务等地方性法规规章,研究探索排污权抵押。探索建立经济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完善落后产能淘汰补贴等办法,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建立排污指标回购和收储机制,严格实施环境资源和污染总量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推进银行绿色评级制度,构建绿色信贷机制。
  38.建立完善多元投入和科技支撑机制。围绕“美丽杭州”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整合市、区县(市)两级财政资金,合理配置政府各项资源,盘活存量、整合增量,加大投入,提高绩效。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投资主体参与“美丽杭州”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钱塘江、苕溪等流域为保护下游水质和生态而限制自身工业发展的上游地区予以合理补偿。加大要素投入力度,加强生态科技研发、生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生态科技监测体系建设。完善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框架机制,实现跨区域环境共保、污染共治。
  39.建立完善先行先试和示范创建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在区、县(市)建立“美丽杭州”建设实验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积累“美丽杭州”建设的典型经验。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建设细胞工程,在各个层面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一批“美丽杭州”建设示范区县(市)、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园区(厂区)、示范居住小区(庭院)、示范家庭。继续深化国家生态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健康城市试点、低碳城市试点等工作,全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通过系列试点和示范创建,推动“美丽杭州”建设向纵深推进。
  40.建立完善社会联动和全民行动机制。坚持社会联动,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全力推进“美丽杭州”建设的同时,通过建立完善政府及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公告制度和有奖举报等机制,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发展环保公益组织,壮大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以广泛开展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机关、企业、学校、家庭等各类生态创建活动为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推进公众参与和交流,激发全体市民、“新杭州人”和外来游客参与“美丽杭州”建设积极性,动员社会各界自觉投身“美丽杭州”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注重培育典型,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等多媒体立体宣传网络,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美丽杭州”建设的良好氛围,使“美丽杭州”建设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