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健康城市的决定 市委〔2008〕13号
时间: 2008- 06- 27 02: 32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健康城市的决定

市委〔2008〕13号
(2008年5月29日)

  建设健康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为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我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以保障人的健康为出发点,营造健康文化、改善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健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让杭州老百姓寿命更长、生活品质更高。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接近80岁,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人人享有15分钟体育健身圈、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清新空气、人人享有洁净饮水,建设健康城市各项指标处在全国前列,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建设健康城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做到建设为人民、建设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成效让人民检验。
  (二)统筹兼顾、公平和谐。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先城区后农村,逐步覆盖城乡,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各项健康事业共同进步,逐步实现城乡平衡、区域平衡、群体平衡,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坚持统一领导、统一部署,把建设健康城市与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等创建载体有机结合,做到齐头并进、整体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实现政府主导力、群众主体力、社会推动力“三力合一”,形成建设健康城市的强大合力。
  (四)弘扬特色、走在前列。立足杭州实际,充分发挥杭州资源优势、体制优势和环境优势,以理念创新和思路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工作、服务的创新,以创新促建设、以特色创优势,力争使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五)全民参与、持之以恒。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构建党政、媒体、市民“三位一体”的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形成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常抓不懈,积小胜为大胜,使我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
  四、空间范围
  建设健康城市的空间范围为杭州市区,即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萧山区、余杭区以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经济开发区。在此基础上带动各县(市),覆盖城乡,全面推进。
  五、主要任务
  (一)营造健康文化。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努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生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健康文化宣传设施建设,创新健康文化传播手段,建立健康文化传播体系,开展丰富多样、有益身心的健康文化活动,使健康文化渗透和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文化、喜爱健康文化,成为健康文化的践行者、承载者和传播者。
  (二)改善健康环境。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根据城市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实施大项目带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生活需要。深入开展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彰显清洁、亲水、清静、绿色、无视觉污染的城市特色。加大“城中村”改造和拆违力度,加强城乡结合部整治,落实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实施庭院改善工程、危旧房改善工程、公厕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农贸市场改造。坚持从严管理,集中治理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五乱”现象。构建完善数字城管体系,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深入推进“1278”环境污染整治工程,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环境生活品质。继续实施“1250”生态市建设工程,深化生态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好“六条生态带”,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加强钱塘江、西湖、西溪、运河、河道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彰显“五水共导”城市特色,让更多的市民倚水而居。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监控和管理,继续实施农村“安全放心水”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的饮用水。
  (三)优化健康服务。实施“公卫优先”战略,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强职业病防治。坚持“四改联动”,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设六大医院,调整两大结构,做强一批综合性医院、做精一批特色医院、培育一批民营医院,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建立两年一次的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和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杭州市公共卫生中心和杭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和养老服务工作。巩固发展精神卫生工作“杭州模式”,扩大心理危机干预范围。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四)培育健康人群。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培养一支社会化、社区化、专业化的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一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阵地,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结合科普教育活动,以“健康生活进百万家庭”为载体,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为重点,普及全民健康知识。坚持政府倡导,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从日常生活入手,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为切入点,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实现“人人具有基本卫生知识、人人具有基本健康技能、人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小康健身工程”,加快城乡健身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五)发展健康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构筑产业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美食、保健、运动休闲、疗休养等具有鲜明健康元素和特征的特色潜力行业。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产业发展模式。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制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依法监督企业改善工作环境,依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实行安全生产。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加工窝点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确保消费安全。
  (六)构建健康社会。全面实施《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建立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深化“春风行动”,实行城乡一体化帮扶,做到“不让一户家庭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和“4050”失业人员就业,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积极解决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就业和生活问题,做到有收入、有房住、有书读、有医疗、有社保、有组织。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构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实现“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坚持“租、售、改”三位一体方针,以解决“两个夹心层”住房问题为重点,努力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自行车等健康出行方式。打造“平安杭州”,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实现食品加工规范有序,市场食品稳定可控,餐饮消费清洁安全,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倡导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建立节约型社会消费模式。
  六、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把建设健康城市作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民心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杭州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建设健康城市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爱卫办,具体负责组织落实建设健康城市的各项工作。建立完善城区建设健康城市工作领导组织,全面加强城区部门、乡镇(街道)之间的组织协调和检查考核。
  (二)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加强地方立法,加快制定完善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相关规划、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基层做好工作提供法制和制度保障。研究制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深化医疗、教育、体育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各级政府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把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经费的安排和分配,要向基层倾斜。市财政设立健康城市建设专项经费,按工作实绩实行以奖代拨,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健全机制,加大考核。建立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评估考核奖惩制,健全日常督查体系、评估考核机制,将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广泛开展健康单位建设活动,加强健康单位建设的指导和培育,培育一批示范健康单位,夯实建设健康城市基础。
  (四)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以杭州作为全国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大建设健康城市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组织开展健康主题活动,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健康城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营造人人参与建设健康城市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