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 2005- 02- 27 05: 45 来源: 浏览次数:


  关于杭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5年1月28日在杭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我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五大战略”,落实“五大举措”,克服各种困难,在发展中落实调控,在调控中加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呈现“速度较快、质量提高、发展协调”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了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1、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15亿元,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9.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1332.9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1043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5:53.0:41.5,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优势初步确立。
  2、粮食生产形势喜人,都市农业发展加快。200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186.67千公顷,比上年扩种5.27千公顷,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都市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六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20.37亿元,增长10.5%。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27亿元,增长10.2%。
  3、工业持续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174.9亿元,增长18.6%。工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45.2%提高到46.7%,拉动全市生产总值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083.6亿元,增长30.7%,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76.29亿元,增长41.2%,增幅高出规模以上工业10.5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94.37亿元,其中利润为220.83亿元,分别增长17.4%和19.5%。
  4、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上年1.7个百分点,规模继续居全省第一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服务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上升,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旅游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旅游市场迅速回升,旅游资源整合加快,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23.4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3%和41.5%;接待国内游客301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和24.1%;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6.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总体上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住在杭州”的优势进一步确立。商贸业发展加快,消费市场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34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城市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信息业发展迅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我市的休闲、会展、中介、餐饮等新兴或特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我市服务业的新亮点。
  5、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投资结构明显改善。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努力抓好重点急需项目,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5.18亿元,增长19.7%。工业投资增幅保持较高增长,全市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428.06亿元,增长34%。非国有投资继续活跃,完成779.83亿元,增长34.8%,占全社会投资的64.7%,比重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五县(市)投资增速快于市区9.3个百分点,五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42亿元,增长27.1%;市区完成938.76亿元,增长17.8%。
  6、外贸外资保持高增长,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成就。全市出口总额151.75亿美元,增长38.6%。不含省公司99.7亿美元,增长56.7%。2004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30.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分别增长53.8%和39.8%。国内招商引资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全市协议利用内资464.41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20.46亿元,分别增长30.9%和46.6%。
  7、财金形势总体较好,财政支出和信贷结构优化。全市财政总收入395.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7.45亿元,分别增长10.1%和19.7%。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城市基础设施、“三农”、医疗卫生等的投入明显加大。全市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5707.2亿元,同比增长20.5%;本外币贷款余额4800.04亿元,同比增长22.4%。不断加强与在杭金融机构的协调,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贷款力度加大。
  8、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4565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6382元,同比增长11.2%。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4.1万个,实现再就业13.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3%。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七大问题”实现新突破。不断加快改革步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呈现新活力。积极打造“平安杭州”、“信用杭州”,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成就。努力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获得新进展。
  2004年,在宏观环境变化和要素制约矛盾突显的情况下,我市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大。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五大战略”,落实“五大举措”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克难攻坚、狠抓实干的结果。但我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是: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制约依然存在,特别是长期从紧的土地政策对我市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工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发展后劲面临考验;市场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困难不少;解决“七大问题”的体制性障碍日益显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新的社会利益矛盾等。这些问题必须在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5年是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综观2005年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看,总体发展环境对我国有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回升态势,美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持续回升,欧洲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各方面对2005年的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信心,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国际产业和资本向我国的转移逐步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但国际经济环境中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位走势,中东地区局势不稳,恐怖主义袭击接连不断等,都将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发展。
  从国内看,发展环境总体看好。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宏观调控初步缓解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2005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活力较强的良好势头,中央确定的2005年全国GDP增幅预期为8%左右。2005年也是我国入世后过渡期的关键一年,开放步伐加快,发展机遇增多。另一方面,制约因素仍有不少,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煤电油运总体供应形势依然偏紧,局部地区和行业矛盾仍较突出;国际市场变动带动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盈利空间减小;在国家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下,对各地的建设用地尤其是工业用地提出更高要求。
  从我市的情况看,内生性自主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非国有经济比重高、活力强,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经济外向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正成为我市的重要增长点,国家从严控制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在我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环境优势、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委、市政府驾驭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4年,杭州获得世界银行、“福布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国家统计局、中央电视台、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等权威机构评定的多项荣誉和桂冠,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吸引力。
  综合分析,2005年我市处于一个发展黄金期,优势多于困难,初步考虑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主要预期指标和调控目标为: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市级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7‰以内。
  实现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发展、创新、稳定、为民”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天堂硅谷”四张金名片,加速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市区与县市统筹,加大“三农”问题解决力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和谐创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形成体制优势、环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优势,推动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一)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推进“三农”工作。坚持“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地位,以提升农业确保农业增效,以转移农民确保农民增收,以建设农村确保农村稳定。(1)发展都市农业。加快发展都市农业,进一步做大主导产业,做强特色农业,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扶持茶叶、花卉苗木、水产品、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六大优势产业,水果、干果、蚕桑、药材、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通过多种措施培育、壮大、引进和放活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2)抓好粮食生产和供应。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坚决制止土地抛荒,严格落实耕种,力争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中有升。完善和细化粮食供应应急预案,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供应。(3)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水利设施的修缮、建设力度,做好公路、通讯等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百千工程”建设。(4)推广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完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5)扩大农民就业。政府运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强化农民的各种就业技能。出台鼓励政策,加快推动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引导并规范农村发展工业、农村服务业,特别要大力发展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特色块状经济、绿色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村风情旅游、自然型养殖种植、科技服务、信息咨询、家政服务、农村教育、农村文化娱乐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和转移。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二)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确保工业经济“一高一领先”。调整工业结构,一手抓高新技术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依托技术和制度创新,构筑集约型、节约型的新型工业体系。(1)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医药和环保、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加快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生物产业,积极建设“医药港”,推进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扶持几家超百亿的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扩大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努力打造“天堂硅谷”,在全省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2)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以建设杭州湾产业带杭州产业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契机,合理规划我市工业布局,促进国家、省级大型综合性工业区与我市特色块状经济良性互补发展。加强对已撤销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努力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和特色经济的功能区块。(3)实施大产业、大企业带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杭发展,充分吸收外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尽快培育杭州制造领域的若干优势龙头企业。大力提升发展装备制造业,再创我市装备制造业优势。(4)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加快推进全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落后工艺,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方向发展。严格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制度,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以电镀、造纸、印染、化工、建材企业为重点对象,加强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工业园区环保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切实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和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抓紧实施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调整和优化燃料结构,推进集约节约生产。加速引进国际先进企业和大型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的研发、管理和资源整体利用水平。(5)继续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围绕新一轮民营经济“三年倍增”目标,鼓励民营企业进行体制、管理、技术、文化创新,重点支持民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大力发展“混合”经济,促进民营企业国际化和外资企业本土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壮大一批特色块状经济,形成特色产业集群。(6)深化企业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和《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企业改制。通过招商引资、招投标等形式,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社会法人和民营企业参与工业企业的改制和重组,不断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加大宣传,规范政策,提高持股职工风险意识,开辟多元化转让渠道,推动股权流动,规范职工持股会。加大对改制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力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探索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企业经营者市场化评价和选拔机制。
  (三)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树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正确理念,以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法治化为手段,加快构筑与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制订并实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促进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基础作用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形成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方向。(1)发展大旅游产业。深化以旅游国际化为核心的“旅游西进”战略,努力提高旅游业规划建设、产品包装、服务管理、宣传促销等的国际化水平,加快扩大入境旅游市场。以“西博会”、“休博会”为载体,建设多层次、高规格的会展、休闲设施,壮大我市的会展、休闲产业。做好2006年“休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建设高质量的休闲设施,努力打造“东方休闲之都”。(2)积极扶持大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广电、出版、报业等领域的体制改革步伐,推进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加快文化资源整合,扶持一批在全省领先、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产业集团,加快推进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发展。(3)全力推进金融服务业。设立必要的政府专职金融服务机构,健全职能,加强政府与在杭金融机构的协调。主动接轨上海,大力吸引知名跨国金融机构来杭设立机构,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发展金融市场,加快对上市公司资源、产权交易所、股权交易中心、典当企业、担保机构、风险资金等金融资源的优化组合,加快金融业发展。(4)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适应入世新形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推进传统商贸业整合升级,建设发达的要素市场和专业商品市场,加快构筑新型业态结构体系,发展大型商贸集团,建设“购物天堂”。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引进和培育著名物流企业,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打造立足浙江、接轨长三角、面向国内外的区域性物流中心。(5)规范壮大社区服务业。健全物业管理、社区建设、家政服务的相关政策,加强业务培训和规范,扶持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社区、家政服务企业,打响品牌,做大社区、家政服务业,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6)推动形成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来杭,促进我市中介服务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及服务品种的创新。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中介机构向综合化、大型化、国际化发展,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企业向专、精方向发展,加快中介服务领域的市场化运作。鼓励行业准入要求高、专业技术要求强的市场中介机构加强服务专业化深度,形成特色服务,打响服务品牌,推进中介机构专业化发展。(7)着力拓展信息软件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在现代服务业和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传统优势工业及都市农业中加快信息化应用。依托“信息港”,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快信息化步伐,着力抓好企业信息化试点和示范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完善对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加速壮大软件产业,争创国际品牌。(8)稳步提升房地产业。优化我市房地产的整体布局和定位,特别要超前规划和有序建设大型居住区。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地产市场。研究推行房地产开发总量的调控政策,保证房地产开发与土地供应的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房地产监测预警体系,实行房地产综合信息发布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和交易的引导、服务、整顿与管理。(9)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发挥区位优势,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打造我市若干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培育西湖旅游休闲功能区、一批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钱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区和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优化我市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要加强与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联动,特别是旅游会展、金融、中介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四)实施大项目带动,优化投资管理。建立新型投资体制,优化投资管理,努力克服要素制约,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确保重点项目,提高投资效率。(1)推进“双千亿”工程。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建设领导负责制,完善重点项目考核奖励机制,强化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制度保障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问题。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排放、占地面积大、投资强度低等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项目,加大对高科技、科技企业孵化器、先进制造、生态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社会事业、经济适用住房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实施资金、土地、电力等资源倾斜政策。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可用存量,统筹规划,力求长效,节约资金,并加快向农村地区延伸。(2)抓好一批重点项目。2005年重点要抓好地铁一号线试验段、钱江九桥、钱江十桥及其联接线、抗咸二期及引水入城、德胜快速路、杭浦高速、杭新景高速、杭徽高速、杭甬运河杭州段改建、申嘉沪杭高速等城市基础设施及交通项目建设,抓好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华光潭梯级电站、淳安严家水库等农业水利项目建设,抓好西溪湿地保护工程、七格污水处理厂二期、第二垃圾填埋场、市危险废弃物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工程等环境项目建设,抓好江东和临平工业区块基础设施、松下工业园等工业项目建设,抓好杭州半山天然气发电厂、萧山天然气发电厂、500KV富阳变及其它一批220KV、110KV变电所等电力项目建设,抓好市民中心、杭州广电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心、市委党校扩建二期、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改扩建、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抓好九堡、丁桥、下沙大型居住区以及一批拆迁安置用房建设,庆春路过江隧道、石桥路-秋涛路快速路、石祥路快速路、杭州科技馆、杭州图书馆迁建等项目力争开工,做好沪杭城际快速交通、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第二通道项目的前期工作。(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推进我市投资体制改革,抓紧出台《杭州市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意见》、《杭州市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杭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杭州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前期工作,建立统一协调的前期工作制度,强化投资项目的前期研究,加大投入,做好项目储备。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我市政府投资范围,编制政府投资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健全我市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做好试点,加快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完善我市社会性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投向交通、能源、水利和城市重大公用设施项目,加强对民间投资主体的协调服务。(4)健全投资调控手段。加强规划引导,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教育、科技、卫生、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战略资源开发等重要领域的发展建设规划。制定并适时调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建立投资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全社会投资活动。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和完善我市投资监管体系,确保投资质量和效益。
  (五)高层次推进“开放带动”,增强国际竞争力。主动适应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新形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健全招商机制。坚持内外资并举,增强招商引资集合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氛围,推进新一轮招商引资“三年倍增”。转变招商方式,从单纯土地招商转为土地、楼宇招商并重,从土地、税收优惠招商转为环境、制度招商;从被动引资转为主动选资;从单纯引资转向引智力、技术、市场、资源、产业链。采用园区、产业、技术等招商载体,运用BOT(建设—运营—转让)、TOT(转让—运营—转让)、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等多种做法,提高利用外资实际效果。(2)实施“产业链”招商。以推动产业升级和解决要素制约为主要方向,根据杭州市外商投资重点目录和布局导向引导外资投向,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大、综合效益好的项目。加快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注重引进外资机构的地区性管理总部、地区采购中心总部、研发中心和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研究院、医院等智力密集机构。坚持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并举,加大对国际金融资本的利用,抓好抗咸、消防等项目的国外贷款,鼓励外资通过并购、参股、股权置换进行投资。支持杭州企业收购国外上市公司,走依托国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道路,降低政府风险,解决资金不足。(3)加快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包装和运输,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针对国际贸易摩擦,积极做好“两反一保”工作,加强对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工作的指导,巩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加快扩大和提升加工贸易,避开贸易摩擦。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整体效益。巩固传统市场,进一步拓展东欧、非洲等新的市场。认真研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的非正常因素,努力扩大本地企业出口。(4)鼓励产权清晰的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发资源,缓解我市资源供给矛盾。鼓励我市专业市场到境外开办分市场,扩大市场辐射能力。支持劳动密集型、国内过剩的产业发展境外投资。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保函、融资、保险等政策扶持体系,健全境外投资监管机制。(5)发展海洋经济。贯彻《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陆海并举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推进实施《杭州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发挥我市的综合优势,陆海联动,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力争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环保、临港工业配套、海洋经济中介服务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我市更开放的海洋经济发展。
  (六)坚持城市化推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利用好我市的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加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构筑网络化大都市。(1)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实施城市化战略,注重保护和建设农村特色风貌,努力走出一条我市农村特色风情和都市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城市、城镇、农村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筹考虑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进一步完善交通、电力、信息、水利、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资源布局,梯度推进产业发展,形成城乡分工合作和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格局。有效发挥农业的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使现代农业与大都市建设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体化建设,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优先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法治、社会福利等的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文明共同提高。(2)推进“城中村”改造。推广成功经验,加强规划,保障资金,完善“城中村”的公寓建设、设施改造、就业安排、社会保障等运行机制。逐步落实失土农民的“同城待遇”。高起点规划建设城郊接合部,努力推进城市郊区成为居住、旅游、文化、教育、产业等的特色区域,成为个性化城市的新亮点。(3)优化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一主三副六组团”,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完善以杭州市区为中心,县(市)城为骨干,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为基础,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城镇体系,进一步优化城镇区域空间布局。以杭新、杭徽公路为发展轴,以富阳镇、桐庐镇、新安江镇、千岛湖镇和锦城镇为重点,加快形成城市带。加快中心镇改革和发展,理顺镇级城镇管理体制,改革中心镇土地使用制度,加大对中心镇的财政支持力度,合理确定中心镇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布局。(4)强化五县(市)与市区的发展联动。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实施,进一步从理念、规划、产业、建设等方面推进五县(市)与市区的一体化联动,在全市范围内研究和确定功能布局,特别要率先明确一些重要区域的功能定位,并明确各县(市)的功能分工,进而以科学的功能布局引导合理的项目布局、产业布局、资源布局,形成五县(市)与市区的紧密型发展联动。(5)推进与上海为龙头长三角的深层次合作。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交流,抓住国际产业和资本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新机遇,加快吸引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大企业大集团资本,进一步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着重扩大与上海的深层次合作,重点在现代服务业、科研高教资源、总部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6)促进我市与全省其它地市的合作发展。发挥省会城市的人才、技术、管理、创新等先进要素优势,在服务全省中做大省会经济。积极吸引我省优秀民营企业总部进杭,鼓励我省民营企业来杭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农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七)推进“环境立市”,引领“和谐创业”。努力营造一流的硬件、体制、法治、政策、政务、人文、人居、治安环境,进一步扩大环境优势。(1)缓解要素制约。建立可持续的科学用地机制,实行长期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政策,争取指标,挖掘潜力,坚持“一调两宽两严”,推进“退二进三”、“退一进三”,优用土地存量,调整供应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努力改善电力供应,完善有序用电、合理用电方案,确保重点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保障成品油供应,鼓励供油企业扩大采购,增加储备。拓展融资渠道,加强与在杭金融机构的协调,努力落实银行对我市主要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贷款支持;构筑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争取国债和国外政府贷款,引导民间资金和保险资金投入建设;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民营企业面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加快对我市上市资源整合利用。(2)加快生态市建设。从严抓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重点抓好以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钱塘江和太湖两大流域水环境治理、七大重点监管区域环境整治、八大重点污染行业整治,抓好一批环境项目建设。加强建筑扬尘控制,治理公交尾气,推进天燃气利用,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保障生态安全。(3)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合力抓好国家孵化器体系建设、国家专利工作、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发挥在杭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资源作用,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加快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为依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引进和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推进科技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强化对我市重点和薄弱领域的科技攻关,组织实施“两港”建设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提高幼儿教育普及程度和保育教育质量,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和优质水平,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水平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政策,抓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重点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4)打造“平安杭州”。以“城市管理年”为抓手,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增强公共危机预警能力。坚持严打严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解矛盾纠纷,尽早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安全生产,抓好特种行业专项整治。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5)营造“和谐创业”环境。强化政策扶持,改善各类创业者在杭创业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经济适用房、创业人才公寓建设,打通孵化器、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产业发展链,降低创业成本。推进生活与创业、文化价值与经济运行、个人创业与整体发展、政府与民间、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营造“和谐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6)建设“文化名城”。明晰我市文化风格、文化属性,并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幅度提高我市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文化含量,推动形成浓厚人文特色与现代都市风格相融合的21世纪个性化城市形象,努力建设“文化名城”。(7)创建文明城市。按照文明城市的各项要求,加强领导,立足长效,全面落实,强化宣传,主攻热点难点,提高市民素质,深化社区建设,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市”,提升精神文明水平,促进三个文明共同提高,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八)积极关注民生,提高生活质量。把建设和谐社会摆上重要位置,通过构建公平正义、协调稳定、和衷共济、充满活力的“和谐杭州”,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破解“七大问题”。按照“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营造氛围、注重实效”的要求,以解决体制弊端、破除部门不当利益为途径,完善政策,引入竞争,深层次推进“七大问题”解决。继续以“春风行动”为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以“四改联动”为重点解决“看病难”问题;以“好上学”和“上好学”为重点解决“上学难”问题;以“居者有其屋”为重点解决“住房难”问题;以“公交优先”为重点解决“行路难、停车难”问题;以机关效能建设为重点解决“办事难”问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解决“清洁杭州”问题。(2)建立就业长效促进机制。深化我市劳动就业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我市已出台的扶持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善促进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加强就业中介服务,强化就业培训,积极引导和规范就业服务的市场化。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财政、税收、贷款、补助、电力、土地等政策与吸纳就业的挂钩力度,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快城乡统筹就业的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3)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合理拓宽和规范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收入渠道,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落实或完善产业、就业、保障、减负等各项扶持政策,切实抓好农民增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完善49100扶贫机制,采取集团帮扶、产业帮扶、行业帮扶、科技帮扶、信息帮扶、教育帮扶、下派干部等综合措施,大力提高帮扶工作成效。(4)加大消费拉动。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商贸服务企业、专业市场、特色街、连锁店、社区商业等创新特色,优化服务,吸引消费。积极推进超市、连锁商业网点向农村市场延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农村供水供电问题,改善农民消费条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打造“信用杭州”,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巩固和引导住房、汽车、通讯、家电等消费热点,鼓励信贷消费,落实休假制度,大力推进本地化消费,加快我市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九)编制好“十一五”发展规划,推动可持续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的时代背景下编制的规划。编制好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市利用好发展黄金期、改革攻坚期、稳定关键期,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更新规划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有关扩大就业,加强教育、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健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规划,增加人文和社会发展目标。拓宽发展内涵,把增强综合实力、提高整体素质和实现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考虑承载能力,从我市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电力等能源的承载能力出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重点和相关政策。(2)理清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既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转型、提升”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作为动力,确定“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认清发展“瓶颈”,特别是体制、人才、科技和资源四大“瓶颈”制约,提出对策措施。要把战略重点细化、深化,落实到各地区、各行业的规划中。(3)做好编制工作。根据市委关于编制“十一五”总体规划的建议,起草“十一五”总体规划草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做好规划衔接和论证。做好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衔接协调工作,重点编制好综合交通建设、数字杭州、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人才强市、能源综合规划、就业与社会保障、科技发展、城市管理、平安杭州等规划。开展区域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开展《杭州市沿“两江一湖”产业发展规划》,配合国家做好长三角区域规划,配合省深化杭州湾产业带规划。积极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制定《杭州市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规划编制的综合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4)加强“十一五”重大发展问题研究。根据市委“十一五”规划《建议》要求,强化对“十一五”有关专题的深化研究。做好社会发展总体和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特别要做好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建立社会发展综合评估报告制度和社会发展形势例会制度,指导各区、县(市)加强社会发展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人口问题研究,完善人口政策,特别要研究我市适度人口规模问题,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附表


  200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预期目标(草案)

指标名称

单位

2004年

2005年

绝对值

同比增长(%)

绝对值

同比增长(%)

一、生产总值

亿元

2515

15

——

12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205.18

19.7

——

18

三、社会消费口零售总额

亿元

704.34

15.2

——

13

四、市级外贸出口

亿美元

99.7

56.7

——

15

五、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565

12.9

——

9

六、农民人均纯收入

6382

11.2

——

7

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万个

14.1

——

13

——

八、城镇登记失业率

%

4.33

——

4.5

——

九、人口自然增长率

%

3.99

——

3.67

——